宣讲嘉宾介绍:
李海卫,中共泰安市委党史研究院四级调研员,泰安市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从事泰安地方党史的征集、研究、编纂、宣传工作近20年,撰写发表党史论文和宣传稿件50余篇,主编或参编党史专著20余部。
22:48各位网友:
大家好,今天我讲的题目是《义旗耀徂徕——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
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是在日本全面侵华、中华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中共山东省委直接领导和发动的一次抗日武装起义。“徂徕山起义为山东抗日根据地树立了中心”,不仅在山东,而且在全国、全军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具有重要历史意义。下面,我们从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后的抗战形势、山东省委在徂徕山直接领导发动起义的原因、起义过程3个方面,回顾一下这段血火丹心的历史。
一、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后的抗战形势
年7月7日,日军蓄意制造了卢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队奋起抵抗,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
全国抗战形势:
由于国民党当局执行片面抗战路线,致使日军迅速南下,整个华北陷入危急之中。与国民党当局片面抗战相反,中国共产党主张全面抗战、全民抗战,积极发动群众,坚决抵抗日本侵略。
卢沟桥事变第二天,中共中央发出了“七八通电”,号召全民抗战。7月15日,中共中央向国民党提交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提出实行国共合作,积极推动形成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8月22日至25日召开的洛川会议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放在战区和敌后,在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在这一系列决策部署下,全党各级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响应党的号召,不顾个人安危,勇赴国难,成为中华民族的脊梁和中坚。
年9月下旬,中共中央北方局在山西太原召开会议,部署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号召“共产党员脱下长衫,到游击队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黎玉参加了北方局太原会议。
山东抗战形势:
年9月底,日军侵入山东境内。在日军的进攻下,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兼第三集团军总司令韩复榘率领十万大军抵抗不力、节节败退,致使日军轻易占领山东。
中共山东省委根据中央开展独立自主敌后游击战争的方针和北方局的指示,勇敢地担负起了领导山东人民抗战的历史重任。年10月上旬,省委在济南秘密召开紧急会议,着重研究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问题。会议分析了国共合作后的新形势,结合山东实际,作出了一个既有胆略又有气魄的重大决策——把山东省按东、西、南、北、中划分为十个地区,在全省分区发动抗日武装起义。省委还决定——在泰安徂徕山直接领导和发动这一地区的抗日武装起义。
二、山东省委在徂徕山直接领导发动起义的原因
为什么山东省委决定直接领导和发动抗日武装起义,为什么选择在泰安徂徕山发动起义,为什么把徂徕山起义的时间选在年1月1日呢?下面我们就这3个问题,逐一分析一下。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山东省委决定直接领导和发动抗日武装起义?
毛泽东曾说过:“从战争中学习战争,这是我们的主要方法。”正是为了取得经验、以指导全省的抗日斗争,山东省委才决定直接领导和发动抗日武装起义。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选择在泰安徂徕山发动起义?
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一是这一地区党组织基础好。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前,泰安一带有余名党员,这在当时是一支很可观的力量。二是这一地区群众基础好。在党的领导下,泰安一带的人民群众长期开展革命斗争,为发动起义奠定了群众基础。三是徂徕山地理位置好。在这里开展游击战争,可以控制鲁中地区的几条重要公路——泰(安)—莱(芜)、泰(安)—新(泰)、新(泰)—汶(口)这3条交通要道,西进可以扼制津浦铁路,退可以与新(泰)蒙(阴)、淄(川)博(山)、章(丘)莱(芜)等山区联成一片,战略回旋余地大。同时徂徕山地处鲁中,作为省委的指挥位置,便于与其它战略游击区保持交通联络。基于以上原因,省委决定在徂徕山直接领导和发动抗日武装起义。
第三个问题:为什么把徂徕山起义的时间选在年1月1日?
年10月22日,省委在泰安文庙会议上指出:全省各地发动武装起义的时机,应选择在国民党、韩复榘部队开始撤退或已经溃败,而日本侵略军尚未到达或立足未稳之际。12月27日,省委在泰安篦子店会议上决定在泰城沦陷时正式举行起义。12月31日晚上,日军侵占了泰安城。所以徂徕山起义的时间就选在了年1月1日。
三、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的过程
下面,我们回顾一下徂徕山起义的过程,分为:起义准备、起义誓师、部队整训、对日作战4个部分。
首先看第一个部分:起义准备
年10月中旬,日军逼近济南。省委机关从济南转移到泰安,正式把领导全省抗战的“指挥部”确定在泰安。随后,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民先”)山东省队部和一批平津流亡学生陆续迁到泰安。中央派来山东的红军干部赵杰、程绪润、韩明柱以及部分参加第三路军政训班的青年学生也来到泰安。在此前后,一批获释出狱和从外地回乡的共产党员陆续回到泰安等地,并与省委取得联系。这些经过铁窗烈火严峻考验的共产党员成为发动武装起义的骨干力量。
10月22日,省委在泰安城文庙召开会议,分析了山东形势,指出了全省各地发动武装起义的时机。文庙会议还决定,红军干部韩明柱去鲁东工作,红军干部程绪润、平津流亡学生刘居英去莱芜帮助莱芜县委工作,红军干部赵杰、刚出狱不久的共产党员程照轩、侯德才去徂徕山前的泰安六区山阳村一带发动群众、筹备起义。
泰安各地党组织积极动员民众抗日救亡:
抗战全面爆发后,泰安县先后成立了“泰安县民众抗日总动员委员会”“泰安县人民抗敌自卫团”等抗日组织。在省委领导下,泰安本地的共产党员、“民先”队员和平津流亡学生,分工包片、建立基点,开展抗日宣传,组织抗日游击队。
泰安县委还组织了一个抗战剧团,主要在泰城和周边农村开展宣传,演出《放下你的鞭子》等抗战剧目,很受群众欢迎,鼓舞了群众的抗战热情。赵杰、程照轩、侯德才根据省委指示,到徂徕山前的山阳、良庄、房村、楼德、封家庄一带开展抗日宣传,并争取了原国民党泰安六区区长程子源的拥护和支持,发动了余人的抗日武装,成为起义之初的一支重要力量。莱芜、新泰、泗水、宁阳县的党组织,也在省委的指导帮助下,发动了数百人的抗日武装。
12月24日,日军飞机轰炸泰安城、火车站和铁路沿线,省委转移到城南篦子店。12月27日,日军再次轰炸济南、泰安等地,分两路渡过黄河,占领济南。韩复榘十万大军弃险南逃,形势急转直下。当天,省委在篦子店召开紧急行动会议,参加会议的有省委书记黎玉、刚从鲁西北赶来泰安的红军干部洪涛、省委宣传部长林浩等10人。会议根据急剧变化的形势,研究确定了起义的具体部署,决定在泰城沦陷时正式举行起义。篦子店会议后,省委又在附近的夏村召开了发动武装起义活动分子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省委、红军干部、泰安县委和平津、济南流亡学生负责人等30余人。会议宣布了省委关于起义时机的决定,并决定会后立即通知新泰、莱芜等地党组织,传达省委关于在日军占领县城时举行起义的指示。
12月31日晚间,日军侵占了泰安城。
下面看第二个部分:起义誓师
年1月1日,也就是日军占领泰安城的第二天,省委率机关人员、平津流亡学生、省“民先”队员、泰安县共产党员和泰安县发动的抗日武装等余人,携带着五六十支各式枪支和长矛、大刀等原始武器,聚集在徂徕山西麓的大寺(四禅寺),举行了庄严的起义誓师大会。大会由“民先”省队部负责人孙陶林主持。省委书记黎玉宣布成立“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四支队”,红军干部洪涛任司令员,省委书记黎玉兼任政治委员,红军干部赵杰任副司令员,省委宣传部长林浩兼任政治部主任,泰安县人民抗敌自卫团团长马馥塘任经理部主任。接着,黎玉宣讲了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和纪律,并强调指出,抗日游击队必须置于党的领导之下,严格执行八路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并指出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的重大意义。
随后,起义人员被编为两个中队:省委机关、流亡学生和泰安县委、泰安县人民抗敌自卫团等90余人编为第一中队,李怀英任中队长,鲁宝琪任指导员。赵杰等在徂徕山前山阳、封家庄一带发动的50余人编为第二中队,封振武任中队长,程照轩任指导员。同时,任命了各排排长及政治战士。参加起义的10名女同志组成宣传队,由政治部孙陶林负责。
徂徕山沸腾了,“誓死不当亡国奴!”“坚决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去!”等雄壮激昂的抗日口号,震荡山谷。
下面看第三个部分:部队整训
几天后,部队转移到徂徕山东麓光化寺,迎接新泰、莱芜上山的起义队伍。1月7日,莱芜起义人员88人携带76支枪赶到光化寺,被编为四支队第三中队,程绪润任中队长,刘居英任指导员,秦云川任党支部书记。新泰党组织发动的人员分三批到达徂徕山,共50余人、40余支枪,充实入一中队,单洪任排长,董琰任政治战士;不久,单洪又设法联络了失散人员30余人,补充入三中队。10多天时间,四支队发展到余人,成为一支初具规模的抗日队伍。
徂徕山起义的消息迅速传开,一时之间,山上山下,人来人往,川流不息,有来参军的,有来探亲的,有来看形势的,也有给部队送衣服和粮食的,整个徂徕山区呈现出一派欢腾的景象。
四支队组建后,在政治、军事、作风、纪律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以使部队迅速生成战斗力,提高遂行抗战任务的能力。一是旗帜鲜明地打出了八路军的旗号;二是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三是加强党的政治工作(中队建立党支部,排设党小组,班设政治战士);四是抓紧军事训练(挑选红军干部或曾干过旧军队,有一定军事经验的同志,如洪涛、赵杰、程绪润、赵玉、封振武、李怀英等做教员,从站岗、放哨、队列、射击、投弹、利用地形地物等基本军事知识和单兵战术开始,进行了紧张严格的训练);五是大力宣传、组织群众;六是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七是克服极度困难的后勤给养问题。部队很快形成了战斗力。
起义战士变卖家产纾国难:
在四支队建立之初,由于没有自己的根据地,又加上社会动荡不安,随着人员的迅速增加,给养筹集供应十分困难。天寒地冻,部队缺少棉被;官兵们训练紧张,却时常吃不饱肚子。于是就有了许多起义战士变卖家产纾国难的故事:
泰安的老党员朱毓淦(朱玉干),曾担任过泰安中心县委书记,是徂徕山起义的组织者之一,家住徂徕山西麓的北望村,起义前后,他的家成了同志们的联络点和食宿处。为了解决四支队的严重困难,他动员家人卖掉了自家的两亩地,全部买成粮食,送给部队。
年2月,四支队到达单洪的家乡新泰刘杜、岔河一带。当时正是部队困难的当口,单洪和起义战士李烈炎毫不犹豫地回家变卖了部分土地家产,支持部队。离家近的战士,回去把自家吃的用的拿到部队,供战友们吃用。随身带钱的人员,也都拿出来给部队使用。
就这样,四支队艰难渡过了几个月的给养困苦期。直到年5月,参加起义的部分共产党员回到地方,重建党组织和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后勤供给才逐渐好转。
下面看第四个部分:对日作战
在日寇践踏我大好河山的危急关头,徂徕山起义的目的就是抗日打敌人。四支队建立后不久,即打了两个伏击战:寺岭伏击战、四槐树伏击战。
1月26日,四支队在徂徕山南面的寺岭村,伏击了日军的一支辎重马车运输队。战斗中,三中队班长杨桂芳壮烈牺牲。寺岭伏击战是四支队创建后向日本侵略军打响的第一枪,使这支土生土长的人民军队经受了一次战争的考验,鼓舞了人民群众的抗日热情,用事实反击了反动派的污蔑之词,比如“光吃粮、不抗战”“土匪流寇”等污蔑之辞。同时,它向日本侵略军发出警告:在中国的国土上,是不可以肆无忌惮而不受惩罚的。
2月18日,四支队再次在新泰四槐树村设伏,炸毁日军汽车2辆,炸死炸伤日军40余人,我军无一伤亡。四槐树伏击战,是四支队建立以来取得的一次较大的胜利,使四支队的威名广泛传播。
之后,起义部队下蒙阴,去费县,占莱芜,攻博山,取得节节胜利,振奋了我军军威和民众抗日热情。到年4月莱芜整编,四支队已发展成为3个团、余人的抗日队伍。这支英雄的部队,在战火的洗礼中,逐渐成长为山东抗战的主力劲旅。
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已经过去近85年了,但它树立的民族大义的旗帜仍然焕发着耀眼的光芒,将永远飘扬在巍巍徂徕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2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