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周口日报
记者王锦春王吉城高洪驰苑美丽文/图
核心提示
张保园事件是沈丘县黎明前的一场惨烈战斗,是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国革命无数次残酷屠杀中的一次,更是共产党人为了新中国浴血战斗、舍生忘死的一曲激昂壮歌,它成为豫东人民心中永远的痛。75年过去了,尽管硝烟散尽,但张保园事件中的英雄人物形象仍然在沈丘、郸城、项城、淮阳、鹿邑、临泉等地人民心中深入而广泛地传扬……
年7月12日夜至7月13日晨,沈丘县张保园村头一阵枪声,惊醒了睡梦中的人们。地主恶霸杨显卿集结土匪多人,勾结国民党沈丘县自卫总队三大队张洪亮部多人,对张保园村突然进行袭击。在此养伤的沈(丘)项(城)临(泉)县民主政府胡凌云县长,豫皖苏军区派往沙南开辟四分区工作的赖鹏团长,沈(丘)鹿(邑)淮(阳)县大队张桂兰指导员、罗法祥排长、周排长、张班长、柴副班长,高尚敬村长,修械工张国平等人舍生忘死、顽强抵抗,终因我寡敌众,壮烈牺牲或被俘惨遭杀害,十余名战士也在奋战中牺牲,多名群众被无辜杀害。
铭记悲壮历史,才能更好地展望蓬勃未来。年6月10日,周口报业传媒集团《周口红色记忆》采访组以及沈丘县委宣传部、县委党校的有关负责同志来到卞路口乡张保园村及沈丘县烈士陵园,聆听张保园事件亲历者、沈丘县烈士陵园工作人员讲述那段烽火岁月。在他们帮助下,记者还联系到了烈士后人,对那段刻骨铭心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仿佛,我们看到,张保园事件中的一个个英雄人物,仍然在硝烟炮火中呐喊着、拼杀着……
百姓县长胡凌云:虽死犹生世人缅怀
张保园村位于沈丘县北部,邻近郸城、淮阳、项城、临泉,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土地。记者一行走进张保园村,只见水泥路面宽阔、楼房林立,收割机刚将麦子收割完毕,遍地金黄归仓来。
随着时间推移,张保园事件亲历者大都作古,仍然健在的历史见证人都已经鬓发染霜,垂垂老矣。
在这个村,现在还仍然熟悉张保园事件的主要有两个人,一位是98岁的张明礼,一位是87岁的张金尧。当我们见到这两位老人时,不禁感慨光阴似箭、时光荏苒。两位老人虽然须眉交白,但对渐行渐远的张保园事件,依然清晰如昨。
解放战争时期,张保园村由于群众基础好,党组织十分活跃,是沈(丘)鹿(邑)淮(阳)县民主政府开展革命活动的堡垒村和联络点。年7月间,有一批伤员在这个村里养伤,其中就有胡凌云县长……
张明礼之所以对这些事清晰如昨,因为当年他是乡里党组织的负责人。张明礼说:“胡凌云县长是驻马店平舆县西洋店乡后岗村人。其实,他并不姓胡,而是姓韩。胡凌云是他的化名,他的真名叫韩景隆(龙)。认识他时,我才20来岁,经常跟胡县长以及在这里养伤的人一起谈心唠家常,彼此熟悉得很哩。”
沈丘县党史资料记载,胡凌云,原名韩景隆(龙),先后化名王子斌、胡凌云开展革命工作。年在新蔡县立中学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年在汝南师范毕业后回到平舆小学任教师从事党的地下活动,年调到界首从事情报收集工作,年调入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任鄂东专署财政部长。年,解放战争迅速发展,为配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豫皖苏军区决定开辟豫东南新区。是年2月,沈丘由北向南先后建立人民政权。继沙北建立沈鹿淮县后,沙南建立了沈项临县。5月,胡凌云调任沈项临民主政府县长,担任开辟新区的重任。
《中共周口市党史资料选·回忆录》中,原中共安徽淮北市委书记张畏三曾在一篇回忆文章《忆沙南工委和沈项临县委》中介绍了胡凌云:“沈项临县委属二地委领导,地委书记是李中一,专员是薛朴若同志。沈项临县委所领导的地区是在沈丘、项城、临泉三县的交界处。刘运生是书记,胡凌云是县长。”
《中共周口市党史资料选·回忆录》中,还有一篇刘运生撰写的文章《回忆“沈项临”》,讲道:“我与豫皖苏军区联系,同意留我在豫皖苏边区工作,并派我到二地委和二分区工作。地委、分区年4月中旬派我和伤愈后的数十名伤员开辟新区,建立沈项临县(沈丘、项城、临泉三县边区),任命我为县委书记兼大队政委,任命胡凌云同志为县长。4月间,胡凌云同志在水寨战斗中负伤……”
胡凌云在水寨战斗中负伤后,就是在张保园村中养伤的。在养伤期间,张明礼认识了、熟悉了胡凌云。交往中张明礼对胡凌云充满了敬重。他说:“胡凌云出身富裕家庭。他之所以出来闹革命,就是因为心中装着老百姓,见不得老百姓受苦受累。来到张保园后,他经常给我们讲一些革命道理,大家的觉悟不断提高。”
谈到胡凌云对自己的教诲,张明礼感慨地说:“和耀武扬威的国民党官员相比,共产党的干部没有架子,能和群众打成一片。胡县长教给大家的歌谣我至今还记忆犹新。”
说到这里,年近百岁的老人哼唱起来:“地是穷人开,树是穷人栽。土地回老家,合理又合法。”老人吐字有些不清楚。他看大家没有完全听懂,又一句一句解释。“胡县长还经常给大家讲到要推翻‘三座大山’。对于这‘三座大山’,一开始我还不理解,后来听得多了,觉悟提高了,也就明白了其中的意思。”
张保园事件的起因,是我党地方武装的一批伤员在此养伤,引起了敌人的注意。地主恶霸杨显卿及其爪牙又得知,中共县、区主要武装力量均不在张保园,村里只住有少量守备人员和伤病员,就密谋策划并集结地方土匪多人,勾结国民党沈丘县自卫总队三大队张洪亮部多人,于7月12日黑夜突袭包围张保园村。战斗打响后,我方守备人员和伤病员奋起浴血战斗、顽强抵抗、努力突围。终因我寡敌众,仅有少数人冲出重围,大多数同志在战斗中壮烈牺牲或被俘。
7月13日,敌人占领张保园后,开始逐家逐户搜查隐蔽在这里的伤病员。敌人砸开一户村民的房门,发现了身受重伤的胡凌云。当时,敌人并不知道他就是共产党的民主政府县长。但根据口音、发型、穿着等判断他不是本地人,有共产党员的嫌疑。于是,狠心的敌人将他拉到村内一个麦秸垛旁杀害。遇害时,胡凌云年仅31岁。
谈到张保园事件,张明礼心头更多的是愤怒。张明礼说,敌人在检查尸体时,认出胡凌云是他们要寻找的共产党的胡县长,为恫吓革命群众,就凶残地割下胡凌云的头颅,挂到沈丘老城城墙外示众。
当天晚上,张明礼和部队侦察员一起,偷偷将胡凌云的尸体掩埋在村边河堤旁。新中国成立不久,局势稳定下来,胡凌云的几位家人和县里来的同志把胡凌云的遗骨移走,英雄回家了。张明礼很是悲伤:“当时是我接待他们的。起坟时,胡凌云的父亲张道南哭得都站不起来了。我们村里人也围在一旁流泪……”白发人送黑发人,人间最悲伤的莫过如此。
战斗往事让人心潮难平。张明礼参与了掩埋胡县长遗体以及移走胡县长遗骨的过程,这是他最痛苦的回忆。胡凌云同志忠于党、忠于革命、视死如归的形象在他心中永远都是那么高大。
张明礼在张保园事件中也差点遭遇不测。战斗结束后,敌人将有通共嫌疑的人都赶到场里,威逼大家供出共产党的干部,并拿着名单一个一个排查。当排查到张明礼时,张明礼胡乱地给自己编了个名字张好义,就说自己名叫张好义。敌人连问他三次叫什么名字,张明礼始终坚持自己名叫张好义,最终蒙骗了过去。至今仍令张明礼感动的是,在最危险的关头,张保园的守备人员、伤病员和群众,没有一个屈服的,没有一个投降的,没有一个告密的,没有一个说出真情的,人人都表现出了英勇不屈的大无畏精神。
“小八路”女英雄:五湖四海处处青山
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共同的革命事业,团结作战,前仆后继,年轻的热血染红了沈丘大地。他们的事迹,在人们心中树起永远的丰碑。
在张保园事件中,有一位被敌人杀害的小战士。村里人都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无论是谁,都习惯叫他“小八路”。直到现在,人们还是尊称他“小八路”。当他牺牲后,村里群众将他就地掩埋,后来又在他牺牲的地方修筑了“小八路”坟头。
为弘扬“小八路”的英雄精神,年4月5日,张保园村党支部、村委会又在“小八路”坟前建起了纪念碑,以示永久纪念,希望子孙后代永远崇尚英雄、学习英雄。
在87岁老人张金尧带领下,记者一行来到了这位“小八路”的坟地。坟地位于紧邻张保园的小郭庄行政村的庄稼地里。长眠于此的这位“小八路”,墓碑上没有遗像,没有生平记载,仅有“一九四七年五月廿四日(阴历)张保园事件中牺牲”“无名烈士之墓”就是他的全部。
广袤的田野里,烈士坟墓背后却有着惊心动魄的战斗故事。张金尧说:“其实,在张保园战斗中,这位‘小八路’已经逃出了张保园,并在附近村里的一户人家藏了起来。不过,最后‘小八路’还是被人出卖而被捕。敌人为了让‘小八路’说出隐藏的共产党员,又将‘小八路’押到张保园村中,进行现场指认。敌人想不到的是,这位‘小八路’是硬骨头。自始至终,不吐一个字,不说一句话,在反复威逼利诱仍然无效的情况下,凶恶的敌人残忍地将其杀害。”
张保园事件发生时,张金尧11岁。他对那场惨烈的事件铭记深刻。他说:“这位‘小八路’只有十八九岁,还是个孩子。要知道,在敌人对一个孩子痛下毒手时,实际上也是为自己敲响了丧钟。”
耄耋之年的张金尧,和这位“小八路”已经相伴70多年,有着极深的感情。张金尧说:“每年清明节,村里人都会来到坟墓前祭奠这位‘小八路’。大家把这位‘小八路’当成了村人、家人、亲人,和他说说话、谈谈心。现在,全村早已脱贫致富,过上了幸福日子。吃水不能忘了挖井人啊!”
站在这位“小八路”墓碑前,我们一行深深地三鞠躬,表达对他的崇高敬意和深切怀念。
相距“小八路”墓碑不远处,还有一位“张班长烈士之墓”。张金尧领着大家来到“张班长烈士之墓”前,动情地说:“这位张班长,年8月在段湾剿匪战斗中牺牲。墓碑是张保园村党支部、村委会与‘小八路’的墓碑同时建的。这两位烈士的墓碑,就是一段红色印记,更是爱国主义的生动教材。村里老百姓永远怀念他们。”
在“张班长烈士之墓”前,我们一行同样深深地三鞠躬,表达对他的崇高敬意和深切怀念。
战场上舍生忘死,巾帼不让须眉。在张保园事件中,为不让群众遭受更多损害,面对凶残敌人,挺身而出的张桂兰指导员同样让人泪目。
深夜,村子被重重包围时,村头响起密集的枪声。素有战斗经验的女指导员张桂兰正隐蔽在村里一个农户家。房东大娘拿出女儿的衣服让张桂兰换上,并让她赶快走。张桂兰穿着当地妇女的褂子,顶上妇女的头巾,乘着混乱逃了出去。可她逃出村子后,又返了回来,因为她还惦记着藏在麦秸垛里的枪支。当她返回取枪时,不幸被敌人堵住,和群众一起被赶到了场里。其实,敌人并不认识张桂兰,她完全有机会蒙混过去。
敌人毫无人性,宁可错杀一百,也不放过一个。张桂兰看到,敌人威胁就要用机枪射杀全村群众,她毅然把头巾扔掉,露出齐耳短发,凛然站了出来,大声说:“我是共产党员!”随后女共产党员张桂兰被押往县城,几天后壮烈牺牲。
真正的共产党员在革命信仰面前,流血,死亡,又何所惧!
为了沈丘的解放,多少人付出了年轻生命!年轻的战士们啊,家乡在何方,又是从哪里而来,已无从查找,但人们都知道,他们是共产党领导的热血青年,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义无反顾,勇往直前。他们永远是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
英雄的鲜血不能白流。在张保园事件中,敌人的恶行激起了沈丘人民的极大愤怒,激发了革命战士讨回血债的强烈斗志。9月底,沈丘县全境解放,枪声宣告匪首张洪亮等人受到了应有的惩处……
在共产党领导下,解放区的人民翻身得解放。过去,张金尧和其他群众一样,逃荒、要饭,过着凄惨的生活。如今,他的家和家乡一样,发生了沧桑巨变。
有着60多年党龄的张金尧动情地说:“国民党时期村子叫张保营,群众只有受压迫的份。共产党来后,村子改名张保园(元),人民翻身得解放。从小我就听过董存瑞、黄继光的战斗故事,也深知只有共产党才是真正为人民群众利益而战斗的。我经常给儿孙们讲,今天,是共产党让我们过上了幸福的日子,我们应该永远感谢党!感谢新四军、八路军、人民解放军……”
英勇无畏赖鹏团长:忠诚如山丹心向阳
在张保园事件中,有一位在张保园村停留时间短暂,被捕后遭到杀害的英雄。他像流星一样,散发一道短暂光芒便离我们而去。可以肯定地说,他留在人间的短暂光芒却是激励后人前行的崇高精神和英雄气概。
这位英雄,就是豫皖苏军区派往沙南开辟四分区工作的赖鹏团长。他肩负党的使命,神秘地来,壮烈地走。
当记者一行驱车来到沈丘县烈士陵园,只见新修建的战斗浮雕墙上,巨幅金黄色党徽熠熠生辉,战士们在党旗指引下奋勇冲杀。战斗浮雕墙对面的革命烈士英名墙上,刻着胡凌云、赖鹏的英名。
革命烈士纪念堂里,有关于赖鹏的介绍:赖鹏团长等8人被俘后,被带往沈丘老城,于7月23日在沈丘城西高呼着“共产党万岁”英勇就义,一同被杀的包括张桂兰指导员……
沈丘县烈士陵园从年建园至今,经历60多年风雨洗礼,进行过多次升级改造,就是要让烈士的遗骨、遗物得到更好安放,让烈士遗属有寻亲和缅怀的地方。
据沈丘县烈士陵园工作人员介绍,这里的赖鹏烈士坟墓,是沈丘人民缅怀先烈的地方。每年清明节,驻马店汝南赖鹏烈士的亲属都会来到这里为他扫墓,寄托哀思。
在沈丘县烈士陵园工作人员帮助下,记者联系到了赖鹏烈士的后人、河南省特级教师詹新建,更得知赖鹏当年的警卫员、已90多岁的新四军老战士邓德春仍然健在……
在詹新建的帮助下,记者经过深入采访,赖鹏“白马团长”的形象更加清晰明朗。
沈丘县党史记载,赖鹏,驻马店汝南马乡(现梁祝镇)人,生于年,16岁即参加共产党,很快成为马乡党组织负责人,在家乡发动和组织了远近闻名的鞭杆会,多次与欺压盘剥穷苦百姓的地主恶霸展开斗争。年冬,国民党对鄂豫皖苏区进行“围剿”期间,时任马乡区委书记的赖鹏带领地下党组织与敌人开展斗争,成功牵制了国民党骑兵一师,分散了国民党部队“围剿”苏区的兵力,有力地支援了苏区的反“围剿”斗争。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赖鹏先后任淮南游击支队支队长、豫南游击兵团第三团团长、洛川支队支队长等职务。
最了解赖鹏的是其当年的警卫员邓德春。邓德春回忆说,他在赖鹏关爱下,在战斗中成长。70多年来,他始终没有忘记赖鹏团长对他的帮助。赖鹏读过师范,在部队里算得上是一位知识分子。赖鹏是一位猛将,运筹帷幄,指挥有方,冲锋在前,曾多次受命率领先遣队挺进敌后,开创新区,战功卓著。
邓德春在赖鹏的部队先后担任过司号员、司号长、警卫员、警卫班长、警卫排长。赖鹏不仅向他传授射击技术、手持双枪换子弹、近身肉搏、骑马运动杀敌等作战本领,还在作战间隙,教他认字、写字、学习文化知识,给予他无微不至的关怀。
年,新四军五师开辟豫南抗日根据地,赖鹏任挺进三团团长。赖鹏是一名优秀的党的地下工作者,还是一位枪林弹雨中的卓越的指挥员。他枪法精准,武艺超群。带兵作战时,他总是身先士卒,胯下一匹白马,手中两只短枪,背上一口大刀,神出鬼没,纵横驰骋于硝烟战火之中,士兵和老百姓都亲切地称他为“白马团长”。
邓德春清楚地记得,他调到淮南支队后,初次见到赖鹏时的情景,“初见赖鹏时有敬畏之感,其实他平易近人。他慈祥和蔼地问我家庭和参军情况。行军打仗时他怕我掉队,还不断让我骑他的马。从小失去父母之爱的我,在这里真正感受到了人间的爱的温暖……”
年7月,豫皖苏军区授命赖鹏到沙南开辟四分区工作。接到命令后,赖鹏团长只带了几位随行人员,化装成普通百姓,一路多次穿越敌人的封锁线,于7月11日晚,住进了张保园村……
在这里仅仅一天时间,惨烈的张保园事件就发生了。面对来势凶猛的敌人,赖鹏团长指挥战斗人员顽强抗击,掩护部分同志突出重围。终因兵力悬殊过大,负伤被俘。敌人对赖鹏施以酷刑,但他宁死不屈,最后英勇就义。
对于这段激昂壮烈的往事,邓德春说:“当噩耗传来,我悲痛万分,心潮难平。我失去了一位好师长、一位好战友、一位大恩人。70多年了,我始终忘不了赖团长。值得告慰赖团长的是,他所追求的新社会、新生活实现了。明天的日子还会更加美好!”
为了让赖鹏“白马团长”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年,沈丘县委党校从出版的《沈丘论坛》第一期开始,连载由汝南籍作家丁振宇、郭传廷撰写的长篇纪实小说《白马团长》,已经取得了良好反响。
荣誉的最高境界是活在人民心中。赖鹏的英名就永远活在沈丘人民心中。如今,胡凌云、赖鹏、张桂兰、“小八路”“张班长”等革命烈士,用鲜血浇灌的沈丘这片热土,处处盛开着幸福之花。张保园村,曾是有名的杂技村、武术村,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在变成了乡级美丽宜居村、产业富民村、平安村、卫生村、文明村、党建示范村……
在全面助力定点帮扶张保园村走上幸福路的同时,沈丘县委党校又深入组织各方力量,挖掘张保园村的红色故事,激励脱贫斗志,使扶志和扶智紧密结合,取得了良好效果。他们还设想在张保园党群服务中心附近建立红色广场,让红色精神发扬光大、薪火相传……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张保园村,在党的带领下,前方的道路一定会越来越宽广。
采访札记:曾经回荡在张保园上空的凄厉枪声早已散去,英雄们生命最后时刻的激昂壮歌也已离我们远去。黎明前,胡凌云、赖鹏、张桂兰、“小八路”等人用血肉之躯铺筑了通向胜利的路,但他们却没有亲眼看到胜利。他们为人民的利益而死,死得重于泰山。
英雄们的牺牲,换来了人间幸福。享受幸福生活的我们,时刻应该铭记为解放事业而奋勇拼杀的英雄们,正是由于他们的奉献,才有了我们的岁月美好。英雄不死,浩气千秋。先烈的英勇事迹永远照耀着我们前行的路。③2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2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