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硕果飘香,枫叶正红。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50余万亩苹果迎来丰收时节。忙碌的果农在一眼望不尽的果园里穿梭采摘,火红的苹果压弯了树梢,喜悦洋溢在农民的眉梢。
“大力发展苹果种植业可谓天时地利人和,这是最好的、最合适的产业,大有前途。”总书记对乡亲们的鼓励言犹在耳。从革命年代的小小果苗,到乡村振兴幸福大道上的“致富果”,洛川苹果见证了延安乡村旧貌换新颜,也见证了我国“三农”事业发展的大变迁。在助力产业振兴的过程中,上海农商银行坚守“人民金融”底色初心,横跨沪陕千里,以产业链金融创新为突破口,解决农村地区融资困境,推进农业规模化种植模式发展,续写乡村振兴新故事,绘出共同富裕“同心圆”。
培育模式落后,脱贫路上小果苗突遇滞销困境
苹果在洛川“安家”的历史,始于中共中央在延安时期。年,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院引入苹果苗木到延安光华农场试栽。年,洛川县阿寺村农民李新安从河南运回株苹果苗,建起了洛川第一个苹果园。由于县境内海拔较高,雨热同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使得洛川处于苹果优生区的核心地带,出产的苹果肉质细嫩致密、汁多松脆、酸甜适口。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苹果逐渐发展成为洛川的第一特色优势产业。截至年底,洛川苹果总产量98.5万吨,产业总产值达到亿元,全县95%以上农民从事苹果种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万元。
然而,就是如今凭借优异品质四次飞上太空的洛川苹果,也曾遭遇滞销困境。在几十年来传统培育方法和种植习惯的影响下,当地苹果产业出现了土壤污染、农药残留超标的问题,甜度、口感齐齐下降,苹果销售一度遇冷。“肥料没少上,收入不见长”,果树问题还层出不穷。时至今日,苹果种植户吴军峰还记得当时望着自家果园发愁的情景,“收获斤,直径6公分到6.5公分的苹果就有斤到斤。这种个头小的,行情不好的时候仅值几毛钱,根本卖不上价。”
洛川苹果的困境得到了从事研发及生产生物、环保农药的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农乐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4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