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洛川苹果丰收,果农们抓紧采摘。(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深秋的陕西省延安市,满山果香。“富士”“瑞雪”“嘎啦”,红的、黄的、绿的……不同品种、不同颜色的苹果诉说着丰收的喜悦。10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延安考察,专程来到高桥镇南沟村,走进果园了解苹果产业发展情况并指出,陕北的气候、光照、纬度、海拔等非常适宜发展苹果种植,加上滴灌技术、矮化种植技术、选果生产线等不断发展,就地卖出,销路不愁,大力发展苹果种植业可谓天时地利人和,这是最好的、最合适的产业,大有前途。
延安是革命老区,曾是深度贫困地区。老乡们广种薄收,十分辛苦。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延安因地制宜发展起苹果产业,成为全国苹果种植面积最大的地级市。数据显示,经过多年的培育发展,如今,在革命圣地延安这片红色热土上,已形成万亩苹果林,一颗颗“致富果”,为当地群众带来幸福生活。
苹果产业带动80多万人增收致富
“我家苹果每年能卖二三十万元”
站在延安市宝塔区柳林镇孔家沟村的村口眺望,对面山地上,是成片的苹果树。其中,有50多亩,属于果农大户张颜斌。这几天,随着天气渐凉,果园内的苹果采摘工作已经基本结束,开始了一年一度的“秋施基肥”作业。忙过一阵的张颜斌终于可以稍微喘口气,他蹲在果园的地上,一边查看土质情况,一边盘算着今年的收入。
延安市洛川苹果种植基地内的丰收景象。(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今年苹果长势不错,行情也比去年好,一斤中早熟苹果的地头收购价比去年高了2元。”张颜斌今年47岁,常年的户外劳作,让他的皮肤晒得黑黝黝的。种苹果,他算是“子承父业”。张颜斌家是村里最早开始种植果树的,已经有40年了。早在年春天,张颜斌的父亲就拿出7亩坡洼地种苹果。刚开始,因为不懂种植技术,也不知道怎么销售,不敢栽得太多,仅试栽了棵果树。年,果树第一年挂果,虽然果实很少,刚刚凑满两筐,却在城里的市集上卖了50元钱。当时,一斤土豆是7分钱,显然,种苹果的收入,远超过普通农作物。这让张颜斌一家初次尝到了种苹果的甜头。
“因为种苹果成了‘万元户’,我爸还得到政府的表彰,领奖的时候,胸前戴朵大红花,还有红皮证书,别提多风光。”张颜斌说,有了政府的支持,父亲开始逐步扩大种植面积,家里的收入也一年比一年增多。后来,父亲年纪大了,自己就接了班。
虽然都是种苹果,但相比父亲当年,张颜斌如今的条件更好了。“现在我们种果树,政府不仅会给补助,还帮我们修路、修集雨窖、建冷库、建防雹网、装杀虫灯。每年,镇上都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对我们进行技术培训。现在,我们村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苹果专业村。”张颜斌感慨地说:“党的政策好,苹果不愁卖。最近几年,我家苹果每年都能卖二三十万元。以前,都是等着果贩上门收购,苹果论斤卖、论堆卖,价格由人家说了算。现在,咱也走高端路线了,论箱,甚至论个卖,价格也上去了。”
看到苹果里的利润,村里其他人也陆续开始果树种植,苹果逐渐成为村里的特色产业。靠着苹果销售带来的收入,如今,孔家沟村家家户户都买了小汽车、在延安市区购置了楼房。
在延安,苹果带动的不止孔家沟一个村。仅柳林镇,就已拥有19个苹果专业村,5万亩苹果园。据延安市果业中心主任路树国介绍,近年来,延安苹果产业辐射带动当地农民80多万人增收致富。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其中果业收入占到农民经营性收入的61%,专业县、镇、村90%以上的收入来自苹果。年到年,全市农民人均苹果纯收入由元增加到.6元,增长了84.5%,年均增长.9元。
现代化种植数字化管理
“阳光苹果”光滑脆甜的秘诀
洛川县是延安市的苹果大县,在洛川县菩提镇白家塬村,今年,果农李海民的“阳光苹果”卖出了一颗单果20元的好价钱。“阳光苹果”和普通苹果有什么区别?李海民介绍,为了光滑好看,现在市场上大多数苹果在种植过程中都需要套袋,而“阳光苹果”不套袋,接受阳光照射的时间更长,口感也因此要好上许多。
“阳光苹果”是怎么种出来的?李海民说,“靠技术”。通过矮化密植栽培,可以增加果树产量、改善品质,再加上大范围的防雹网和数字化水肥设施,即便不套袋,也能长出光滑脆甜的大苹果。
路树国告诉记者,延安苹果之所以好吃,和先进的农业技术密不可分。近几年,延安全市各区县按照“改乔化、推矮化”的思路,加快新品种和矮密栽培推广步伐,全市建成矮密果园72.4万亩,推广秦脆等新优品种5.68万亩。此外,市里还大力推广节水保水灌溉技术。年底,已建成水肥一体化系统19.51万亩、滴灌11.30万亩、渗灌6.39万亩。自主研发的“豆菜轮茬增肥保墒技术”被农业农村部推介为年全国农业主推技术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日前考察的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苹果产业园是安塞区发展最早的矮密苹果示范园。南沟村村委会副主任张忠说:“以前我们村主要种乔化苹果树,不好管,产量也低,旋耕机、喷药机进不了果园,收成主要靠天,要是遇到干旱、冰雹,更是损失惨重。年产业园建园时,区果业部门从栽植、管理到销售给我们提供了全程技术指导和服务。在管理上,我们落实了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等措施,配套了生产追溯、支架、防雹等系统,坚决杜绝化肥、农药入园,年通过了有机苹果生产基地认证。作业主要靠机械,省时、省力、省工。下一步,我们还准备尝试无人机喷药、采果机采摘等新技术。”
除了在种植上下功夫,年,延安市还在全市推广建设智能选果线和冷气库,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在位于洛川县的苹果企业——洛川青怡庄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洛川青怡公司),数字化的苹果分选线每天可以分选加工吨苹果。洛川青怡公司销售总监江灿文介绍,这条生产线可以准确地识别出苹果是否有疤点、烂心,还能测出每个苹果的糖分含量以及重量,它选出的苹果,无论是外观还是口感,都能保证是高品质。
在洛川青怡公司的苹果外包装上,一个个条形码格外醒目。江灿文说,消费者只要用手机扫一下这些条形码,就可以查看这颗苹果的各项信息,实现整个生产过程的可追溯,吃得更安心。
数据显示,截至年年底,延安全市已建成智能选果线条,选果能力达到吨/小时;吨以上冷气库企业达到54家,冷气库贮能达到.8万吨,占总产量的39.6%;冷运车等配套设施也逐步健全,实现冷链配送“全程鲜”,保证了苹果到达消费者手中的新鲜度。
认养采摘电商一体化
果园成了网红打卡地
最近这几天,延安市宝塔区柳林镇南庄河村的果农纪瑞峰比过年还忙活。今年,他的18亩苹果林又获丰收,苹果还没摘完,就已经接到不少订单。就在10月10日上午,他家的第一茬优质果和其他农户的苹果集体装车发往迪拜。自家苹果能代表延安首次出口中东市场,纪瑞峰的心里美滋滋的:“苹果越来越受市场欢迎,日子有奔头。”
延安市洛川县的苹果企业正在通过互联网直播卖货。刘阳摄
“优质产区、脆甜多汁”。近年来,“延安苹果”的名号不仅在国内叫得响,在海外也小有名气,目前已出口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度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去年一年,延安全市苹果的出口总量高达吨、货值达万元。
虽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延安苹果能在国内市场乃至海外市场闯出一片天地,品牌建设功不可没。在推进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延安市构建起“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体系,通过多种推广手段,扩大品牌知名度。去年,延安地区的两大苹果品牌“延安苹果”“洛川苹果”双双入选“年度中国苹果产业榜样区域品牌”,其中,“延安苹果”位居全国苹果区域品牌第二,“洛川苹果”位居全国水果类品牌价值榜首。
“果树认养”,是延安市近年来提升品牌价值、扩展苹果销路的一项互联网文化活动。活动的发起人——延安世纪网展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曹海洋曾在广东深圳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大城市很多人向往农耕生活、渴望亲近自然的心态,成了他发起“延安有我一棵苹果树”活动的灵感来源。“只要缴纳一定费用,就可以在果园里认养一棵果树。认养人通过手机,便能了解果树生长的全过程,有空还可以来实地采摘。树上结的果子也全部归认养人所有。”曹海洋介绍说,通过这种方式,许多果农的苹果实现了产前销售,打造出“农业+旅游+文化”的共享农业经济新模式。目前,在延安认养苹果树的人已有十几万,其中甚至还有一些外国人。
这些年,电商直播带货的形式特别火,延安的果农们也加入进来。在宝塔区临镇镇崾岘村,返乡创业青年王哲是有名的电商达人。“我家苹果都是通过电商销售的。从苹果开花到成熟,我都会拍一些短视频发到网上,很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4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