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苹果第一村”是对洛川县永乡镇阿寺村的最高赞誉,也是阿寺村村民的骄傲,实属名至实归。

阿寺村,距洛川县城14公里,紧邻洛川会议纪念馆,是“洛川苹果之父”李新安的故乡,全村共户、人,耕地面积亩,其中苹果园面积亩。

让我们把目光回溯到73年前,重新认识一下洛川县永乡镇阿寺村一名叫李新安青年农民的梦想与奋斗经历。

李新安年出生于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永乡镇阿寺村,高中毕业后随其远房姑父屈伸(系国民党革命军师少将副师长兼政治部主任)来到河南给其当了一名勤务兵,后又在河南灵宝工生果园当学徒工2年,拜李东成为师傅,逐渐掌握了育种苹果树苗及栽培技术。年李新安在其姑父和朋友的资助下,在当地工生果园租赁了4.5亩地开始培育苹果树苗,年树苗出圃,也为自己积攒了一定的知识和积蓄。年春,李新安要回家育果的想法越来越强烈,费尽了千辛万苦,从河南灵宝用毛驴驮着余株苹果树苗,在战火硝烟中艰难地徒步踏上返回家乡的路程。

返回家乡后,在家人及叔父李开印的大力支持下,用自己家四亩地和兑换了相邻叔父的二亩七分地,才将树苗全部栽种到地里,从此形成了燎原之势,改变了洛川人的命运。

经过一年、两年、三年……李新安的麦田变成了枝叶茂盛的果园,红彤彤的苹果挂满了枝头。年,李新安的六亩七分地果园大量挂果,枝头累累硕果,给他带来了真实的希望和力量。

年,李新安从灵宝运回17个品种的苹果产量达1万多斤,收入余元。当时洛川农民靠种粮收入人均仅30元左右,他成为全县最富裕的农民。年秋天时值农业合作社时,更进一步发展壮大了果园,成立了一个20多人的青年技术小组,专门负责果树栽培工作。在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群众每天工份价值由原来的1角钱增加到1-1.5元,集体经济壮大,全县率先买下第一台拖拉机、脱离机、吃上了自来水,家家户户照明用上了电,成为该县的先进典型,群众生活也是首屈一指。

年,时任中共中央委员、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胡耀邦同志亲临洛川县阿寺村果园参观并给予李新安最高的赞扬。

年,李新安参加了全国首次农业展览会,洛川苹果在大会上进行了展览,受到毛主席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的接见,他还光荣的和毛主席照了像。

年8月16日,李新安给毛主席写信汇报阿寺村的苹果丰收喜信并寄了洛川当地产的苹果。中央办公厅秘书室于当年9月30日给李新安回信,收到了书信及苹果,并附嘱“不收群众的礼品,请你以后不要再送礼物来”的信函。

在年国庆节前夕,毛主席品尝了阿寺村的苹果后,称赞阿寺村农民在陕北黄土高塬上“是一个创举”。李新安的名字同“农民园艺家”、“农民科学家”的呼声紧紧相连,飞向四面八方。

由于长期过度劳累,李新安患了“腰椎结核”等各种疾病,但他还是拖着病残的躯体忍受着疾病的巨大折磨,在生命的最后几天里,还向省政协提交了一份《关于洛川县及渭北高塬苹果发展的建议》的提案后,于年5月2日带着苹果事业无限的眷恋,溘然辞世,享年64岁。

如今,阿寺村投资约万元,实施了李新安故居修复,建成苹果大讲堂,村史馆,王兰畔艺术展馆,建成总长米的苹果文化步行街,多平方米的苹果主题广场,给李新安同志在广场矗立了雕像,对传统的建筑,古树名木进行了挂牌保护,硬化了村内巷道约5.2公里,铺设了污水管网多米,开办了农家乐10余家,民宿5家,推进了果旅融合发展,实现了“果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劳作变体验”的旅游新模式,使苹果文化、黄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相得益彰,年接待旅游客约30万人次,现仍继续打造“中国苹果第一村”的战略实施步伐。

在洛川这块土地高塬上,李新安曾用毛驴驮回的棵苹果树苗,经过73年的发展和几代人的努力培育,已经在这片大塬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全县苹果种植面积达53万亩,60%果农户年收入超过10万元,12%的果农户年收入超过20万元,76%的农户拥有小汽车,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万元以上。看今朝,阿寺村及整个洛川县基本实现了“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果业香”的新时代。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2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