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季节,我登上崞阳古城的景明门城楼遗址看风景,所有旧颜新貌俱收眼底。当目力越过近处的民居、由北向南流淌的滹沱河、河东岸广阔的田畴,只见两株立于丘陵边缘的大树,竟傲然闯入我的视野。

那是大阳村人引以为豪的“卧龙松”,是这个传统村落的镇村之宝,是大阳张氏名门的灵魂。

我决计再去这个古村落看一看。

过滹沱河大桥,向东直行约4公里,很快就站到了老松之下。随着岁月的流逝,古松已达岁的高龄,枝干虬劲,冠盖如伞,被大阳的村民精心呵护着。这两棵松树相距约8米,通高10米有余,围长近2.5米,雄姿英发,巍然挺拔,春风掠过掀起了阵阵松涛声。

寺门院的一道堡墙依然横亘在坡顶端,门洞敞开着,一条狗汪汪了两声跑进门洞不见了。我仔细端详门洞上砌筑的老砖,仿佛感觉到明朝的风由此穿越而过,很想知道西晋时的楼烦城会是什么模样。

早在一千六百多年前,即西晋怀帝永嘉年间,怀帝准并州刺史刘琨之请,封鲜卑人拓跋猗卢为代公,徙马邑、阴馆、楼烦、崞、繁畤等陉北五县县民于陉南,置城邑而居。其时,原平境内就有三县迁入。崞县置于今崞阳镇,楼烦县置于今中阳乡大阳村,繁畤县置于今王家庄乡板市村。

多种文献史料和原平旧志对此均有记载:

《晋书帝纪》载:“永嘉五年十一月,猗卢寇太原,平北将军刘琨不能制,徙五县百姓于新兴,以其地居之。六年乙亥,刘琨乞师于猗卢,表卢为代公。”

清光绪版《续修崞县志》中有按语:“据五台徐松龛中丞(继畬)与武芝田观察(访畴)有书云:考晋怀帝时拓跋猗卢从刘琨求勾注陉北之地,徙马邑、阴馆、楼烦、崞、繁畤五县之民于陉南,更定城邑。”另载:“楼烦故城,在县东十五里大阳都。北魏志:雁门郡原平县有楼烦城。唐章怀太子曰:故城在县东北,元魏主如楼烦宫,即此。杜佑亦曰:崞县东有楼烦城。通典:汉楼烦郡故城在今县东。舆地要览:楼烦故城,在今太原府崞县东十五里大阳都,今有楼烦寺。王钥诗:楼烦溃废惟荒丘,黄沙射目风飕飀。”

《山西历史地名词典》载“楼烦县”词条:“西晋末年移置,北齐废。故治在今原平市崞阳镇东6公里大阳村。”

大阳村现仍存古城堡的残墙断垣,而被村民称为“暗门”的砖砌城门,距离寺门院不足米。站在街头拐弯处,向右转,才看到这一座几与地面同高的城门。这就是原先的古楼烦城南门吗?我顺坡往下走,站在了城门洞里,再往下走是村前的一道沟壑,沟里有成片的梨果园,而与门楼正对着的是数丈高的崖头。据说,城门洞上楣原先嵌有“古楼烦”砖镌匾额,后来因门洞毁损,才被人取下收藏。

所谓“暗门”,是指它在半坡上,不易被人发现。如今它孤独地矗立着,上午的阳光射进门洞中,一只蜘蛛在上面结网。大阳村的前街到暗门处便接近末端,这条街存留着一连串的古民居遗迹,皆为两进院、三进院格局,依旧矗立着的影壁和砖砌门楼,都是磨砖对缝,雕花细琢,显示出不凡的家世。

大阳村张氏一族系明洪武年中期迁居于此,世代耕读传家、文墨治家。明清期间,家族成员中有资可证博取功名者共计人,其中科甲出身的进士和举人就多达29名。

进士7名:

张允中,顺治己亥恩科(年),三甲55名,吏部主事。

张维城,雍正癸丑科(年),三甲名,直隶无极县知县。

张宏,乾隆壬戌科(年),三甲88名,朔平府教授。

张济世,乾隆辛未科(年),三甲名,河南新安县知县。

张镳,乾隆乙卯恩科(年),恩赐翰林院检讨。

张棣,道光丙申恩科(年),三甲55名,直隶静海县知县。

张坦,光绪甲午恩科(年),恩赐翰林院编修。

举人22名:

张珙,顺治甲午科(年),武举。

张其德,康熙丙午科(年),广东惠来县知县。

张容,康熙甲午科(年)陕西洛川县知县。

张守谦,雍正癸卯恩科(年),江西雩都县知县。

张濯,雍正甲辰科(年),霍州学正。

张锡锦,雍正己酉科(年),解州学正。

张盛世,雍正壬子科(年),山东茌平县知县。

张鶠翀,雍正己卯科(年),文水教谕。

张文龙,乾隆丙辰恩科()。

张永锡,乾隆辛酉科(年)。

张晋,乾隆辛酉科(年)。

张天佑,乾隆辛酉科(年),顺天中式,忻州学正。

张铸,乾隆辛酉科(年),顺天中式。

张云龙,乾隆丙子科(年),蒲州训导。

张健,乾隆己卯科(年)。直隶滦州知州,调署永平府知府。

张博,乾隆乙酉科(年),湖南善化县知县,升靖州知州。

张錧,乾隆辛卯科(年)。

张沛仁,乾隆乙卯科(年)。

张震,嘉庆庚申恩科(年),孝义训导。

张淑燕,道光壬午科(年),江西雩都县知县。

张淑纲,道光乙酉科(年),阳高训导。

张曾,道光丁酉科(年),以军功保花翎布政司衔,署理陕西陇州知州。

据大阳村张氏《世广之家家史传记》一书记载,从明洪武中期至清朝末年,张氏一族共历十六世,辈辈有官,官官清廉,世多文人,代有名士。一部清光绪版《续修崞县志》,就有39人在“人物”中有传。

正因为科名显赫,大阳张氏一族出仕为官者多达百余人,其中在朝居官者5人,任知州、知府的7人,学正、教授8人,知县20人,教谕60多人。自清乾隆之后,大阳村中科举旗杆林立街巷,功名匾额遍布门楣,明清时期的三进、四进大院比比皆是。而该村村西官道旁竖立的19通功名碑,彰显出一派庄重威严的景象。有村中老者介绍,古时,凡路经此地的州县官吏,必示“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之敬意。

在前街中段,朝南有一条短巷,入口处高筑一个阁楼,村人说这是我们张家的藏书楼。此时的这座小楼只剩了一个残缺不全、东倒西歪的框架,曾经的庄严和雅致已经不复再见。

崞县在宋元明清诸代,著述书目、刻印版本者,多达70多人、作品90多部。而大阳张氏就达11人、20多部,其中有张允中《治襄录》,张棣《甓斋学古文集》《诗赋偶存》和《遣病枝谭》,张维《存心事天图说》,张健《耘皋老人古文遗集》和《宦余适志草》,张晋《燕山诗集》和《明远堂文稿》,张濯《念贻堂文稿》,张曾《古今体诗稿》《古丰识略》《归绥识略》和《石矾诗集》,张震《东墅诗录》,张璳《劝諭恒言》,张守仁《闻见困知一得录》等。

康熙二十九年辛未科殿试三甲第28名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的崞县北社人李燕生,曾为大阳张氏族谱撰写序言,文曰:

轩辕肇氏,清河世家。粤稽有明,原居直隶。延及永乐,迁至石城。里曰北庄,始祖世广。族本军籍,都入大阳。数百年清白家风,田耕井凿;十余世孝友门弟,礼说诗敦。沱水钟灵,科第绵绵不绝;峰山毓秀,节义累累相传。纪著孝行,编传奇节。读《劝谕恒言》之部,谁不惜为良箴;观存心事天之图,并《梦觉录》《逍遥言》,又注释《太上感应篇》),人咸奉为金鉴。世多学士,代有伟人。洵冀北之名门,实代南之望族。(愚)敬观谱牒,纂次第之详明;谨按族图,羡世系之不紊。而且生卒年月历历可稽,氏号衣冠一一有证。余忝系戚谊,嗤鄙拙嘱,缀芜词敢藉鸦涂,爰题鸿册。

在雍正举人、霍州学正张濯后人的家中,我看到了一册毛笔抄写的碑文,是关于张梦龙父子修建阳武河桥的功德碑。

据有关资料记载,明清时期崞县的桥梁很少,而滹沱河、阳武河、云中河三大河流上的大型木构桥,最初都是由大阳村张姓人士所建。

张梦龙,字士尚。顺治十六年(),其父张珣嘱子梦龙出资创建了崞县城至原平镇之间大官道上的阳武河桥。随后,又购置土地60亩,建庙一处,耕作易钱,留人看桥,以为桥梁维修养护之保障。清晚期,张梦龙后代子孙又出资建设了云中河板市桥一座,以继先祖之志。

张珣、张梦龙父子建造白彪段阳武河大桥有乾隆元年碑记载,文曰:“白彪距县城七里之地,濒阳武大河,为南北往来孔道,四方舟车冠盖所必由之路也。每秋冬互涉所苦之甚,或冰解水涨,弥漫东西,行者堤防少跌,往往漂荡复溺尾其后。顺治十六年间,邑庠润寰张老太公,目击其状,恻然伤神,乃命其嗣封君士尚公,诹日兴工,督建河桥。封君公仁兴其义,孝迫其慈,遽撤市屋数十区、木植数十百,纠率沿河二十余村人,筑土为堤,架木其上,高可通流水,广可容方軔,延五百余丈。公以扛梁虽设,必资神力为呵护,因复立圣庙。另出私钱置地六十亩,给桥户并住持僧人分管执业。……优劳如是者四十余年,自公卒康熙癸未岁至今又三十年,而公嗣晟、昂、普等复能继美……”

我把一册大阳张氏族谱的复印件捧在手里仔细阅读,那些古人便活生生地立于我的面前:

张濯,字紫沧,一字清斯,系九鼎曾孙、在中之子。张濯之父在中是一名乡村秀才,原配刘氏早逝,长子卓少亡。在中续娶刘氏表妹胡氏为妻,但是不满两年在中也染病身亡。张濯和继母相依为命,负债累累。无奈,继母为人做了帮工,聊补家用。然而,只因每日傍晚归家时从主家拿一束茭箭,招来人们许多鄙夷的目光。主家虽然并无微词,但邻舍那怪异的眼神很是闹心。三年之后,人们才知道实情,为之唏嘘不已。原来,因家贫无油点灯,只用茭箭燃火取光供张濯晚间温习功课。就这样,历经几度春秋的“娘点茭箭儿勤学”,张濯学业大进。雍正二年,乡试开科,大阳张氏族人同为张濯筹措应考盘费,按时赴省考试。结果,张濯中甲辰科第48名举人,后主讲于县学,这一佳话传遍街坊。再后来,张濯因授浙江长兴县知县不就,改任霍州学正。其乡试卷被礼部选中,编刊于《闱墨》颁行天下。为此,同僚和乡人皆称颂:“茭箭之光,乃学问之源。”

张震颇有其祖父张铨的风范,嗜学寡欲,闲逸淡远。他18岁即考中举人,擅诗好书大名早已不胫而走。但其科举入仕原只为检验个人学养价值,实在无心于名利场打拼的思想。辞去孝义县训导之职后,居家寄居于古城的城隍庙街。每天不是读书、写诗,就是舞剑、钓鱼,或者拾粪、种菜,陶然于隐居生活中。现在,张震的书法作品已经很少能看到了,极少量的作品在藏家手里。不过,大阳村里有人还保存有张震题字刻成的一副木制楹联,上联是:“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下联是“长幼内外,宜法肃词严”。而在东下庄的常家庄园里,也挂了一副同样的新式仿品。

徐继畬在《归绥识略序》中对张曾的才学给予很高的评价:“小袁少有才名,踬于进取,乃一意沉酣于古学。所读之书,殆不止于等身,落笔则浩博汪洋。”对《归绥识略》,徐继畬如此评价:“上稽往籍,旁采旧文。以输蹄之所尝历、耳目之所经见。事系创始,类于博望之所凿空。而原委明备,地望了然,较内地郡县各志独为核实,洵奇作也。”张曾的这部《归绥识略》,乃是呼和浩特市最早的一部志书,而拥有二品官衔的张曾,无疑是崞县历史上富有传奇色彩的文化名人。

…………

大阳村的老人们这样诠释“大阳”村名的来历:明正德末年,时任崞县知县的王佐按东、西、南、北、中五方阳气只缺东阳一说,选定北庄作东阳。因北庄张氏祖先在汉代迁河北涿州之前,部分家族成员曾居于河东大阳县,所以将北庄改名为大阳村。自此,崞县境内东有大阳、西有崞阳、南有南阳、北有咸阳、中有中阳,五阳俱全。再后来,大阳村又被列入崞县三十七都,名大阳都。

在中国古代传统的门第观念影响下,大阳张氏一族多与崞县的北社李氏、神山贾氏、阳武狄氏和崞县城内亢氏、贺氏等名门望族联姻,家族声望日隆。

张世广身后有子四、孙七、曾孙十九、玄孙四十六、耒孙九十一名。由于人丁兴旺,家族繁盛,许多子嗣遂迁往其它村落居住,形成了以大阳为家族中心的崞县张氏望族。时至今日,南头、金庄、井沟、现峪、丰窊、璜珥、下社、石寺、段家堡、中阳、野庄、西峪、神山、长乐等近20个村的张氏人家,都属大阳张氏始祖世广的后裔,初步统计有人口一万多。

因而,清代的大阳村,一派繁荣景象,东南西北共建大门四座、戏台四座,并推出了大阳八景:风山玉带,龙泉金浆;高岗九龙,暗门二龟;寺院古槐,平原云稼;麟堡不夜,玉泉长春。

这是一座旧式博风街门,门楣上嵌着一块匾额,上面刻有“文魁”两个大字。仔细辨认,前款是“山西巡抚提督雁门笺处军务韵岷为”,后款是“雍正甲辰科中式第四十八名举人张濯立”,原来这是张濯旧家,也是大阳村现存为数少有的完整古院落。我举目东望,墙那边的成片旧居已成残垣断壁,荒草在院里院外疯长,凄凉的氛围令人不忍目睹。

走出大阳村,回望古松,禁不住心生慨叹:尽管古村落保存得很不完整,但大阳村不懈整修旧迹、努力挖掘文化的精神令人敬佩,它的独一无二不会改变。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3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