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苹果主产区之一,烟台苹果曾是全国老大哥,引领了全国苹果产业发展。但近年来,迅速崛起的陕西苹果后来居上,在苹果种植面积、产量、加工量、品质等方面反超山东,位居全国第一。陕西苹果为何能够逆袭?11月中旬,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来到“苹果之乡”陕西洛川,探寻洛川苹果的崛起之路。“全国苹果产业的二轮竞争已拉开序幕,鹿死谁手尚无定论,洛川县必须要有狭路相逢勇者胜的精神。”安金海说。苹果产业在年曾遇到第一次大规模竞争。年,全国苹果种植面积达到了万亩,产量大约万吨,供大于求,大量果树被砍伐,最终缩减至亩。此后的近20年里,全国苹果种植面积始终稳定在亩上下,没再有大幅波动。但近两年,苹果种植面积再次激增,目前又再度到达万亩,产量上升至万吨。作为亩收入可过万的农业产业,全国不少地区将其作为扶贫产业大力发展。“原来新疆不多,但现在新疆快速发展;原来甘肃面积不大,多万亩,现在多万亩了;云南昭通、四川剑阁、江苏丰县沛县,都在大力发展苹果产业。”安金海说。因为国内消费水平提升,即使产量增加至万吨,整体销售情况还尚可。同时苹果加工能力也提升了,如七斤苹果可用来加工一斤浓缩果汁,陕西省每年50万吨的果汁加工能力,可以消耗万吨苹果。但受中美贸易战影响,浓缩果汁的出口下降,目前陕西浓缩果汁的加工量也不大。盲目扩张的后果是,无论是优生区、适生区还是非优生区,都在发展苹果产业。“竞争是必然的,从大的战略角度来讲,要淘汰不适宜栽培区域。比如陕西渭河沿岸,比如黄河故道区的河南灵宝等低海拔地区,非淘汰不可,这些地方苹果曾低至3毛线一斤。”安金海说。这种竞争环境下,但就苹果产业来说,山东的经济发展水平优于陕西反而成为一种劣势。“山东本身经济好,工业化、现代化程度比陕西高,对苹果产业的依赖度低,甚至会产生工进农退现象。据我了解,目前山东栖霞的苹果种植面积保持的还不错,没有衰减。但蓬莱、龙口、海阳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减。”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张阿凤于民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8247.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8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