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的卫河两岸,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小滩龙王庙,南北二馆陶”,是说因担负有河南八府漕粮运输任务、有着“卫漕”之称卫河上4个最为繁华的城镇。其中的“小滩龙王庙”指的是当时直隶大名府元城县的小滩镇和大名县的龙王庙,而“南北二馆陶”则是指山东东昌府馆陶县的南馆陶镇及县治所在北馆陶。
乾隆《馆陶县志》中的地图,显示馆陶县治与南馆陶镇
历史上馆陶县治曾经两次迁移,第一次就是在金朝时期由今天的山东省冠县东古城镇迁到了该县的北馆陶镇,也正是在这次迁移之后,才形成了“南北二馆陶”的格局。
从全国范围来看,在历史上进行县治迁移的地方也不少,比如馆陶县北边的临清,其治所先由今天的河北省临西县境内迁到今山东临清市西南12里旧县村,后来又迁到今址。
陕西洛川县迁治后,原县治称“旧县镇”
我国各地的“旧县村”
和临清县一样,我国其他地方迁移县治之后,原县治往往称为“旧县村”或者“旧县镇”,但像馆陶县这样县治迁移之后,原治和新治之间名称的变化仅加以“南”、“北”二字进行区分的情况是极为少见的,因为两地名字相同,以至于当时馆陶人向外界介绍县情时,往往会说“南关到北关,三十五里宽”,来形容馆陶县特色就是有两座相距三十五里“馆陶”城。
那么这个格局是如何形成的,历史上又是如何记载的呢?金朝以前的馆陶县地处黄河下游,在黄河多泛滥、改道的北宋时期,馆陶县人民饱受洪灾的侵害。
南宁建炎元年(年),宋北京大名府留守杜充为阻挡金兵南下,决黄河大堤使黄河水自泗水入淮,企图以水代兵,改变了千百年来黄河入渤海的格局。年,也就是南宋建炎四年、金天会八年,馆陶县被金朝傀儡政权“伪齐”政权所统治,为了摆脱县治饱受水患的影响,决定迁治。
杜充决河示意图
但是往哪迁成了一个问题,当时的县治东有黄河故道、西有永济渠,两者随时有可能成为黄河再次改道的通道,因此在东西方向上的迁移空间并不大,只能向北迁,设置于唐朝大历七年(年)、裁撤于宋神宗熙宁五年(年)的永济县治所——永济镇,就成为了馆陶县新治。
馆陶县迁治之后,原县治称“馆陶镇”县治北迁之后,原治并不没有立刻被称为“南馆陶”。据《金史·卷二十六·志第七·地理下》记载:
馆陶,有漕运御河,镇一,馆陶。
可见原治迁走后,降为了镇,名字仍然为“馆陶”。
金朝馆陶县与馆陶镇
可以想象,在当时的馆陶县境内,北有馆陶县治,南有馆陶镇,这样的格局估计给官方及民间都带来一定的困扰,为了便于区分,可能在这个时候起,就被人按照地理方位给旧县治冠以“南馆陶”的称呼。
这一点在元朝《析津志辑佚》对于天下站赤名称的记载中可以得知,其西南路:
京城(注:指两者之间的距离,下同)良乡 涿州 定兴 白塔 保定蠡湖 安平 旧州 南桥 冀州 宁化 清河 曹仁馆陶 南馆陶 大名 ……
元朝《析津志辑佚》中对馆陶、南馆陶两站的记载
在这个记载中,已经有馆陶和南馆陶的区别。
最早的南馆陶是指今天的山东省东古城镇,后来则演变成为今天馆陶县城所在地的称呼乾隆《馆陶县志》古迹记载:
毛州城,即旧南馆陶,在县西南四十里。隋置,大业初废,属武阳郡。周围八里,遗址尚存。
可能在乾隆时期,已有南馆陶和东古城之分了,不过记载的并不算太明确,仅说旧县治所在“旧”南馆陶,虽然并没说“旧”南馆陶在那时叫啥、而“新”南馆陶又指的是哪,但仍可以想象得到结果是什么。
乾隆与民国版《馆陶县志》的记载
民国《馆陶县志》古迹中就非常明确了:
馆陶县故城,在县西南三十五里南馆陶东,春秋晋冠氏邑,汉置县,属冀州魏郡。隋置毛州于此,大业二年废,属武阳郡。周围八里,今名东古城。
馆陶县的故城,即旧县治,在“南馆陶”东部,“今名”(指民国版县志修撰时间,年)东古城。
至此,“南馆陶”一名以及金朝县治的迁移等问题来龙去脉得以理清。
清光绪时期的馆陶县全图,可见县治与南馆陶、东古城
您了解的情况是这样吗?欢迎在文章底部讨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7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