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五,磨面、碾米、做豆腐。相传,这一天,玉皇大帝要到人间访贫问苦,故寒冬的腊月里,洛川塬上家家户户开始磨面、碾米、做豆腐,一派忙乱、劳苦之景象,户户吃豆腐渣,让玉帝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知道人间劳作之疾苦,忙碌而清贫。故来年才能广施善心,降福人间。
在洛川做豆腐首先是离不开孩时记忆中的石磨,洛川人也叫“位子”,它是人们加工粮食的石制工具,用于把米、麦、豆等粮食作物加工成粉、将泡好的豆子磨成浆的机械。用石磨时,可以用人力,也可以用牲畜;石磨由磨盘和磨扇组成。石磨扇是两块扁平的圆石,下面一块中心有个铁圆轴,称磨芯子,洛川人也叫“位脐”;上磨扇,洛川人叫“浮扇”,中心蓄有一小孔,内装小铁圈,可于下磨的磨芯套合;上面的那扇磨上凿有两个通透的孔,叫“磨眼”;两块圆扇相贴的石面上凿有带斜度的石槽,石槽不但能将粮食挤压碎,还能在石磨转动时,通过石磨内的石刻槽将压碎的粮食推送到外面。
做豆腐时,在浮扇一侧直凿一孔,安装一个拐把,用作推动石磨的用力点;艺人手抓拐把推磨转至一半时,转推为拉,使石磨连续转动,并一手拿一小铁勺,将泡好的豆子舀起,倒进石磨的磨眼里,豆浆糊糊随导流槽流入下面盛接的桶中。也有人从房梁上下垂直一绳子,绑一木架子,架子与石磨的拐把连接,推动悬起的架子,转动石磨,这样可以省力。
接下来就是揉豆腐,它的专用工具就是一个粗布制作的大小合适的长圆型“豆腐布袋”。“揉豆腐”时,把磨好的豆糊适量装在“豆腐布袋”里,再兑上一定比例的热水,放在事先支好的锅盖上用力揉搓,这时,豆汁就从“豆腐布袋”上细小的网眼里流了出来。直至挤尽豆汁,剩下豆渣,然后把豆渣倒出来,再重新装进豆糊加水后再揉出豆汁。这样,反复多次,直至把豆糊全部揉完,豆汁全部变成豆浆流入铁锅里。豆浆全部入锅后,猛火加热煮沸,煮豆浆时要轻轻搅动,让豆浆处于运动状态以免糊锅出现焦糊的苦味。豆浆在加热的过程中会起泡沫,泡沫渐散开始慢慢扯火,直到泡沫完全散开。等沸豆浆温度降至80℃左右就可点浆。点豆腐的卤水不使用现在的石膏水,而是采用老土崖根或墙根的碱土;点浆时要不断搅动豆浆,并慢慢加入土碱水或石膏水;点卤水纯粹靠经验,点多了,做出的豆腐便苦味重,影响口感;点轻了,做出的豆腐太嫩,且量也上不去。
当豆浆粘勺后,搅动放慢,加卤水的速度也相应放慢,直到豆浆出现玉米大小的粒时,停止搅动,盖上锅盖,保持约半小时就可以进行包浆工序。把豆腐脑倒在铺有棉布的木格内,包好,用重物挤压,把水挤出,一盘浓香的豆腐就制作完成。
过去,家里做豆腐,孩子也不跑出去玩,能帮什么忙就帮什么。其实,很大成分就是为了吃豆腐解馋。豆腐做好之后,大人总要切出一大块豆腐,用刀打成小块,在开水里煮上一小会,说是往出煮卤水,然后舀出来分给每个小孩一小碗。在碗里倒进酱油、香醋、葱炸清油,再加些食盐、花椒粉等调料,吃的时候虽然觉得苦有点味,但是狼吞虎咽似的很快便吃光了。因为在那个时候人们的生活都很困难,能吃上一碗新鲜的豆腐,那自然就是很大的享受了。豆腐留足过年用外,剩余的则担到集市,卖出置换其它年货。
(洛川县文旅局供稿)
[责任编辑:梁纪委]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2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