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陕西省延安市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健全组织领导、政策衔接、责任落实、驻村帮扶、督导考核五大体系,坚持新使命、新政策、新要求、新力量、新机制“五新”引领,守底线、抓衔接、促振兴,全市脱贫成果持续巩固、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
延安市志丹县小杂粮种植已突破10万亩,占到脱贫群众总收入的27%。
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
脱贫群众“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基础更加扎实,成效更可持续。脱贫户人均纯收入达到元,比上年净增元,增长率9.82%。深入推进控辍保学“七长责任制”,义务教育阶段无一人失学辍学。继续落实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达83.02%。改造竣工C级危房户,住房安全隐患全面消除。加强78个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后续帮扶,搬迁群众实现了稳得住、能致富。实施农村供水提升工程处,饮水安全保障有力。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对户“三类户”精准落实帮扶措施,无一户一人返贫致贫。
延安市洛川县智能选果线的使用,提升了洛川苹果品质的标准性,使苹果产业成为当地的致富产业。
“3+X”特色产业提质增效
严格落实“米袋子”责任制,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万亩,创年以来新高。建设高标准农田41.36万亩,受到省政府表扬奖励。按照“新三品一标”要求,扎实推进苹果产业“百千万”示范工程、畜牧产业标准化规模化良种化发展、设施农业基地建设。特色经济林提升改造3.53万亩,超额完成任务。全年猪牛羊出栏、肉蛋奶产量均实现同比增长目标。全年乡村旅游接待游客.47万人次。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达到97.5%以上,“两品一标”认证数量完成年度工作任务。
延安市宜川县英旺乡产业结构调整,带动脱贫户种植香紫苏。
人才培育力度持续加大
组建市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工作专班,建立职业农民实训基地62个,田间学校34个,培训农民工2.3万人次、能干、能讲、能写“三能型”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人。培育高素质农民、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人。组织18名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参加全省推进乡村振兴主题培训班。黄陵县“四位一体、产教融合”和富县“”培育模式入选中央农广校和中国农民体育协会《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发展典型案例》。
延安市黄龙县核桃局技术员贾超(中间)为白马滩村民指导核桃病虫害防治培训。
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常态化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技之春”、全民阅读、书画、摄影等活动。以乡村文化为主体的“延安过大年”春节系列文化活动,被列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项目。坚持选树身边典型,建立村史馆个,评选“十星级文明户”3.02万家、“好婆婆和好媳妇”名,涌现出全国道德模范1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3人、中国好人61人、陕西好人人,创建省级以上文明村镇92个。
延安市安塞区第二届农民丰收节上,丰富多样的活动让群众感受到了丰收的喜悦。
绿色生态发展更加突显
建立健全农环监测体系,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控、畜禽粪污和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等技术,规模养殖场户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99.1%,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超过90%,地膜、反光膜回收率分别达到83.9%、82%,化肥、农药使用量继续保持零增长;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平方公里,入选第一批“全国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开展“家家户户搞清洁、干干净净迎新春”、“农村生活垃圾清理月”、村庄清洁秋冬战役等系列活动,新改建农村卫生厕所1.39万座,完成年度任务的%,农村环境面貌大为改观。黄龙县瓦子街等16个村被推荐为国家森林村庄。黄龙县、洛川县被评为全国、全省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延安市黄陵县田庄镇安沟村村民们在新建的新居前开心地自拍。
基层组织建设全面加强
全面完成农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比例达到99.11%,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个。新选派第一书记名、驻村工作队支、驻村工作队员1名,全市个五类重点村和53个其他村实现帮扶全覆盖。认真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和“法律进乡村”活动,完善“两说一联”工作机制,深入推进“十个没有”平安乡村建设,全市95%的村建立村规民约,86%以上的村成立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红白理事会和村民议事会,自治、法治、德治深入人心。延川县梁家河村、吴起县周湾村等6个村被认定为国家级乡村治理示范村。
延安市志丹县义正镇成立红白理事总会。
原标题:《陕西延安: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5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