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天津的大学生在延安枣园文化广场“延安”文化街区挑选文创产品。记者赵晨摄

李春凤老人在炸年糕。记者艾永华摄

不懈努力让田爱莲成为安塞剪纸的代表人物。记者赵晨摄

每到腊月,安塞地椒羊肉就开始供不应求。记者赵晨摄

洛川苹果。记者艾永华摄

过了腊八就是年。进入腊月,年的味道越来越浓。延安的年味在热热闹闹的大秧歌中,锣鼓喧天、气势恢宏的大秧歌扭出了延安人的豪放、热情;延安的年味在灯火璀璨的转九曲中,成千上万盏油灯寓意下一年五谷丰登、平安健康;延安的年味在栩栩如生的窗花中,空灵剔透、玲珑精致的窗花将春节装扮得喜气洋洋、红红火火……

延安的年味更在各式各样的年货中。延安备年货是从杀年猪开始的。猪杀好后,主人留下自己过年需要的肉,把其余的卖给村里人。杀了猪,延安人就开始准备年饭:蒸黄馍馍、炸年糕、擀杂面、做豆腐……

在脱贫攻坚战场上辛苦工作了一年,春节将至,延安干部群众要把年货准备得更丰盛一些,因为,年年底,延安市实现贫困村“清零”目标,全市个贫困村的贫困状况一去不复返!

隆冬时节,记者在圣地延安采访,田间地头到处流传着干部真帮、群众苦干的动人故事,贫困群众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已开始置办年货……

随着精准扶贫的深入推进,延安市各类致富产业蓬勃发展。草莓、甜瓜等过去陕北人冬天见不到的新鲜蔬果,如今成为年货首选。新时代的老区人民正以昂扬的精神面貌喜迎新春佳节。

巧手剪出幸福年

“快过年了,我要个‘福’字,贴在老母亲的床头。”“给我剪一个大大的‘猪’,我要贴在女儿房间。”1月14日下午,来延安市安塞区城北徐家沟社区田爱莲工作室买剪纸的人络绎不绝。

栩栩如生的“十二生肖”、寓意吉祥的“福寿图”……在田爱莲工作室的墙壁上,挂满了剪纸和绘画作品。田爱莲在给客人介绍作品时,手里的剪刀就没有停下过。她将一张红纸折成方块,拿起剪刀左剜右转,不一会儿,一幅精美的剪纸作品便呈现在眼前。

“我要多准备些剪纸,春节前,安塞区妇联主席陈丽要带我们到农村给村民免费贴窗花去。”田爱莲忙得不亦乐乎。

田爱莲的丈夫是一名泥瓦工。年,为了孩子上学,一家人在安塞城区租房子居住下来。“光靠丈夫一人打工养家,日子过得实在紧张,我决定找个营生,增加点收入。”田爱莲说。

“生女子,要巧的,石榴牡丹冒铰的。”这是安塞民歌《迎亲歌》中的唱词,意思是生了女儿,就要心灵手巧,在安塞,女子是否聪慧能干,就看她能否剪出漂亮的剪纸。造型美观、剪功精致的安塞剪纸,在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学习剪纸,既是田爱莲的爱好,也是她选择的谋生手段。年,田爱莲拜安塞著名剪纸艺术大师李秀芳为师,开始学习剪纸。她不仅能吃苦,而且心灵手巧,第一次创作的作品就获得了奖项。

不懈的努力让田爱莲成为安塞剪纸的代表人物,荣获“陕西省妇女民间手工艺能手”等荣誉称号。来买她作品的人越来越多,她的收入也逐年增长。“近两年,每年都收入三四万元,不比丈夫挣得少,靠剪纸顶起了家里的半边天。”田爱莲自豪地说。

致富后的田爱莲办了一个培训班,免费为妇女培训剪纸、绘画和刺绣等。精准扶贫开展以来,安塞区把发展剪纸等文化产业作为群众脱贫致富的一大举措,将田爱莲的工作室确定为贫困户技能培训点。年以来,田爱莲培训剪纸、绘画等手工艺人人,其中贫困群众人。

电商助力富裕年

1月14日(腊月初九)上午9时,洛川县交口河镇后川社区的广场上,锣鼓喧天,热闹非凡。后川社区的居民开始为欢度春节排练秧歌。

看着窗外广场上扭秧歌的热闹场面,家住后川社区1号楼1单元室的李春凤老人感慨道:“老百姓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好了。”

今年83岁的李春凤是洛川县交口河镇甘罗村人,和小儿子屈万平生活在一起。年11月,通过整村移民搬迁,李春凤家搬迁至交口河镇后川社区。80多平方米的两居室窗明几净,电视、冰箱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现在生活好了,过年也不像过去准备那么多东西,但年糕是一定要吃的。”正在厨房里炸年糕的李春凤老人笑着说。

老人的儿子屈万平,今年45岁,但身高不足1米,身患发病率仅有十万分之一的脆骨病,俗称“瓷娃娃”。从出生8个月到35岁,屈万平的两腿发生骨折16次,其中进行手术治疗9次。因为身体的原因,他只上了两年小学就被迫辍学。但屈万平是个坚强的人,面对病魔,他从容面对,积极治疗,在家里自学完成了小学和初中的全部课程。

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头脑灵活的屈万平对电商产生了兴趣。他说:“洛川苹果名扬天下,我虽然不能种植苹果,但可以靠卖苹果挣钱。”

精准扶贫开展以来,洛川县在狠抓苹果产业建设的同时,把电商扶贫作为实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通过培训,屈万平很快成了行家里手。

在政府的扶持下,年8月,屈万平的淘宝网店开业了。为了确保客户吃到优质苹果,屈万平与果农合作,建立了自己的绿色苹果生产基地,注册了“屈万平”洛川苹果品牌。靠着诚信经营,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源源不断。

“网店开业以来,共销售洛川苹果15万公斤。从最初单一销售苹果,逐渐扩展至销售菜籽油、小米、红枣、核桃等各类陕北特产。网店营业额逐年上升,年达到60万元。春节临近,大家开始准备年货,洛川苹果订单增加了不少。”屈万平介绍。

屈万平先后荣获“中国好人”“陕西好人”“延安道德模范”和“洛川苹果销售先进个人”等多个荣誉称号。

看着儿子的事业蒸蒸日上,李春凤高兴得合不拢嘴,她说:“现在什么都不缺,就盼望万平能早点娶回一个漂亮媳妇。”

多年来,洛川县狠抓苹果产业不放松,让农民脱了贫、致了富。在传统销售方式的基础上,洛川县创新发展线上营销模式,制定出台扶持政策,鼓励电商销售苹果。年至年,全县电商销售苹果5.5万余吨,实现销售收入5.5亿元。

“电商产业的发展,不仅解决了人的就业问题,而且为苹果销售开拓了新的渠道,让苹果卖得更好、销得更远。”洛川县农产品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主任姜云说。

文化装扮创意年

“妈妈,给我买个八角帽,我喜欢帽子上的那个红五角星。”“好,这就是妈妈送给你的新年礼物,你要好好学习,长大后考军校。”来自上海的小朋友齐志强戴上刚刚买来的八角帽神气地照着镜子。

1月21日下午,延安枣园文化广场“延安”文化街区的游客成群结队,购买文创产品的顾客络绎不绝。灰色的小军帽、白色的大茶缸、绿色的帆布挂包等文创产品成为最受欢迎的“年货”。

齐志强的母亲卢凤霞的娘家在延安,一家人刚从上海回来准备过春节。卢凤霞说:“这里是延安文化旅游产品最集中、红色文化氛围最浓郁的街区。我每次回延安都要带儿子来这里看一看,让孩子接受红色教育,顺便买点礼品送给上海的朋友。”

延安枣园文化广场是年陕西省十大重点文化项目之一,“延安”文化街区是枣园文化广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年11月到年10月,日军飞机先后对延安城进行了17次轰炸,使延安这座拥有年建城史的古老山城变成一片废墟。从此,老延安城不复存在。“‘延安’文化街区的建设,是通过对老延安城建筑细节和文化内涵的捕捉,以年老延安城的街衢分布和整体建筑风格为‘摹本’,生动形象地还原了老延安城的生活景象。”延安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王瑞介绍,整个街区总建筑面积平方米,分为文创休闲区、旅游创意区和特色美食区。

“延安”文化街区的店铺,大多是将红色文化融入到纪念品中的主题店铺。墙面上,赋予时代特征的宣传标语、墙报、漫画等再现了当年浓厚的红色氛围。

“走头头儿的那个骡子吆,三盏盏儿的那个灯,哎呀带上了那个铃子儿吆,哇哇儿得的那个声……”一首高亢的《赶牲灵》从文创休闲区传来,吸引众多游客围上去,拿起手机对着当地的民歌手拍照、摄像。

“大姐,请尝一杯我们的米酒,滋补美容。”“大哥,来一碗羊杂碎,可香了。”在特色美食区内,店主人热情地招呼着顾客。饸饹、碗饦儿、黄米馍馍、羊杂碎、洋芋擦擦等陕北小吃五花八门,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吃得津津有味。

陕西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延安分公司总监助理杜坤告诉记者:“‘延安’文化街区自年10月1日开业至年年底,接待游客多万人次,实现餐饮、零售等销售收入多万元,其中旅游产品销售收入多万元。”

为繁荣春节期间旅游文化市场,延安市今年将举办一系列“延安过大年”文化旅游活动,扭秧歌、唱民歌、转九曲、打腰鼓、跳火堆、猜灯谜等精彩节目将在革命圣地轮番上演。

信天游唱起来,社火闹起来,腰鼓擂起来,秧歌扭起来,可以想见,届时,延安定会是一片欢乐的海洋。激越的鼓点和喜庆的舞蹈,将传递出老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感恩和对新时代的祝福。(记者艾永华王雄)

采访手记

用自立和奋斗编织美好年景

艾永华王雄

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的财政经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三五九旅的战士挺进南泥湾,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把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了“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也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写进了历史的丰碑。

在延安采访,一个个脱贫攻坚故事重现了延安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伟大精神风貌。

在安塞区,田爱莲给我们讲述了自己多舛的人生经历:六七岁时,跟随患有癫痫病的母亲沿街乞讨,8岁时做了童养媳。后来,经过努力奋斗,没上过一天学的田爱莲不仅实现了剪纸梦想,还吃上了“剪纸饭”,过上了好日子。

洛川县屈万平的病痛与生俱来。但他没有屈从命运的安排,而是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鼓舞自己。患有先天残疾、身高不足1米的屈万平抓住网络经济的机遇,以顽强的拼搏精神撑起一个几近破碎的家。他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辛劳和汗水,赢得了生活的尊严,让83岁的母亲露出舒展的笑容。

“只要你不抱怨生活,生活永远就不会抛弃你。即使没有双手,容颜尽毁,我也要坚强走下去,活出自己的精彩!”宜川县云岩镇宜世村46岁的付凡平,因一场意外火灾先后失去3位亲人,自己也因此致残。但她没有向命运低头,凭借顽强的毅力和不服输的信念,先后创办了一个土特产专卖体验店和一个农产品经销有限责任公司,不仅自己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还吸收更多残疾人就业,无手却“书写”出非凡的人生。

无论是革命战争时期,还是在今天的脱贫攻坚战中,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临近年关,寒风刺骨。但在延安的田间地头、温室大棚里,到处是扶贫干部帮助群众发展产业、话增收的动人场景。“一些群众虽然脱贫了,但我们还要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进一步激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斗志与动力,决不让返贫现象在他们身上发生!”宜川县集义镇郭东村第一书记冯冠杰道出了所有扶贫干部的心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3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