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痤疮的医院 http://m.39.net/pf/a_9125685.html

初冬,陕北高原,果香飘满土塬塬。

又是一个丰收年。延安市安塞区南沟村热火朝天,果农们把红彤彤的苹果分拣、装车,运往各地。

延安苹果,红在汗水浇灌的苹果园——

多年深耕,延安苹果种植面积约占陕西的1/3、全国的1/9、世界的1/20,全市农民经营性收入超过六成来自苹果。

延安苹果,红在不断延伸的产业链——

苹果产业已成为延安全市覆盖面最广、持续效益最好、对农民增收贡献最大的特色产业,年鲜果产值达.1亿元。

延安苹果,红在联通中外的“一带一路”——

11月4日清晨5点,伴随着响亮的汽笛声,X次中欧班列缓缓驶出陕西西安国际港站。来自延安市的5.3万斤苹果和浓缩果汁搭乘这列班车,驶向几千公里之外的哈萨克斯坦。

延安苹果,红在逐梦九霄的浩瀚苍穹——

11月12日,天舟五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为中国空间站送去“太空快递”,包裹里,就有刚采摘的延安苹果。连续为神舟十二号、神舟十三号、神舟十四号提供鲜食苹果后,延安又为中国空间站送去香甜。

延安苹果,红在老区人民的心坎上——

革命老区也曾是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号角吹响,苹果产业一马当先,成为延安脱贫产业。年5月,延安彻底告别绝对贫困。延安苹果产业脱贫的非凡历程,生动诠释了脱贫攻坚的伟大奇迹。

延安苹果为什么这么红?

南沟村不会忘记:党的二十大闭幕后,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外出考察就来到延安。10月26日,总书记走进南沟村果园,详细询问苹果种植技术、采摘方法、品种质量、销售价格、村民收入,称赞说,“这是最好的、最合适的产业,大有前途”。

梁家河记得真切: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回梁家河村,特意坐上越野车去看山梁高处的苹果园,嘱托大家,“一定要坚定地把苹果产业抓下去”。

小小一颗苹果,因何念兹在兹?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共产党当家就是要为老百姓办事,把老百姓的事情办好”。

这颗延安苹果,牵着为人民办事的初心,藏着农业现代化的密码,映着新时代十年的奋斗,连着天下一家的情怀,生长着乡村振兴的未来。

一颗饱含初心的奋斗果让好土地种出好苹果

延安适合种苹果。

南沟村村民赵永东记忆犹新,那天,习近平总书记在南沟村指出,陕北的气候、光照、纬度、海拔等非常适宜发展苹果种植,“大力发展苹果种植业可谓天时地利人和”。

“总书记的话说到咱心坎上。”赵永东如数家珍,“论天时,这儿是联合国认定的全球苹果最佳优生区之一。论地利,黄土通透性强,土壤里有好多种微量元素。”

天时地利,贵在人和。

“苹果树扎根延安,离不开大生产运动;这些年果业不断做大做强,依然靠艰苦奋斗。”延安市果业中心主任路树国,讲起延安苹果的发展史。

年,陕甘宁边区延安自然科学院引入苹果苗木,光华农场积极试种。年,洛川县阿寺村青年农民李新安,用毛驴从河南灵宝县驮回棵苹果树苗。他还编了首《劝君栽树歌》,走村串户,推广苹果种植:“要想富,先栽树,苹果树,摇钱树……”

苹果种下了。长成“摇钱树”,却是多年后。

延安种苹果,有天时地利,也有天然短板。冰雹冻害是第一道坎。

“黄土高原坡高沟深,天气变化大。春夏之交,正值苹果花期,遇上冻害,就会大面积减产。”安塞区坪桥镇高家湾村果农李天兵说。

挖熏烟坑、配移动桶、喷防冻液,一代代农技员因地制宜,探索出科学防冻的“吉祥三宝”。

今年春天,又遇寒流。多名党员干部和果农一起,开挖防冻坑,喷防冻液,深夜测温度,“每个山头,干部带头,就为护好这朵苹果花。”宝塔区果业技术服务推广和营销服务中心副主任张金龙说。

春季“护花”,夏秋“护果”。走进洛川县金盆村村民周延鹏的果园,整齐划一的防雹网,远远望去像给果园穿上“护弹衣”。“县里政策鼓励,每亩补贴元物资。夏天晚上,能睡个好觉了。”周延鹏说。在洛川,近8万亩果园搭建起防雹网,覆盖县域内各个冰雹带。

农业保险紧跟上,再吃一颗“定心丸”。今年,延安市将64个乡镇的苹果种植区域定为重点保护区,苹果保费由每亩80元提高到每亩元,每亩地最高可赔付元。

防住冰雹,灌溉又成拦路虎。

延安降水偏少,时空分布不均。九成山地果园,属于旱作雨养农业。

果园“喊渴”咋办?

科技开路,大力推广节水保水灌溉技术。年底,全市建成水肥一体化系统19.51万亩、滴灌11.30万亩、渗灌6.39万亩,雨水利用率大大提高。

走进南沟村果园,一条条水肥一体化滴灌管道,连接着一棵棵果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老师待了三四个月,安装好设备,又选出适宜套种的油菜品种。果园不渴了,肥料给得精细,种果有了底气,面积自然就上来了。”南沟村苹果种植大户刘润喜说。

苹果越种越多,产出却逐年减少。品种退化成为新问题。

“老果园要有新种法!给果树‘做减法’,矮化密植,事半功倍。”果乡开展提质增效的技术革命。

走进宜川县云岩镇堡定村村民王东峰的果园,不见高大繁茂的传统植株,满眼矮化密植的新品种。“可别小看这些‘小个头’!打药、施肥、除草,便于机械化作业,产量质量双双提升。”王东峰说。目前,延安全市矮化密植苹果72.9万亩,每亩效益是乔化果园的两倍以上。

种植有了2.0版本,口味也在更新换代。借力新技术,优化种植结构,新优品种“秦脆”圈粉无数。

“一个苹果卖到20元,过去做梦都不敢想!”洛川县石头镇背古村果农崔卫东,为当年的改种决定庆幸不已。

年一次培训,崔卫东了解到新优品种“秦脆”个头大、口感好、耐储存、易管理。看准市场,果断改种,5亩“秦脆”矮化树,第二年就挣了4万元,今年收入18万元。

好品质离不开好品种。红色的富士、黄色的瑞雪、绿色的澳洲青苹……依托“院校+试验站+基层服务机构”,越来越多适生优生品种,在黄土高坡落地生根。仅洛川,就储备了多个新品种。

好品种离不开好管理。“从苹果开花到采摘下树,要经过疏花、疏果、套袋、脱袋、转果等30多道工序。镇里提供一条龙‘保姆式’服务,全部标准化管理。”富县逊村果农袁新全,言语间满是自豪。

好管理离不开好人才。“过去啥时候该干啥,大多靠技术员催着,果农跟不上趟。”洛川县苹果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王晓东说。如今呢?洛川县高素质农民已达名。

这好那好,创新加苦干,才是农家宝。

年至年,延安苹果产值增长最快,年均增长14.3亿元。靠着这颗奋斗果,10年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从元增加到元。

革命年代栽下的小苗苗,在新时代真的长成了“摇钱树”,结出了“幸福果”。

一颗广连市场的致富果让好苹果卖出好价钱

苹果种得好,还要卖得好。

“同果不同价、丰年难丰收”,多年来困扰延安果农。

黄陵县桥山街道石家险村张卫青回忆:“每年收成都不错,就是不来钱!‘红个蛋蛋’美得很,找不到销路愁得很……”

多年发展,延安苹果产业种植面积、单位产量快速增长。枝头丰收的小苹果,咋能对接上大市场?

“一家一户卖不出价,能不能抱团取暖?”

年,张卫青发起成立了延安市青和果业农业专业合作社,领着多户乡亲,手挽手闯市场。

每年秋天,苹果集中上市,果多价跌。

“建果库!把苹果储存起来,错峰销售。”先在自家果园建起简易果库,又在各方支持下发展冷库。多吨储量,基本满足周边果农的需求。

“果子放冷气库里,啥时候行情好啥时候卖,就算收成是小年,收入也稳得很。”桥山街道道北村果农高建强说。

尝到甜头的不只黄陵果农。“加入村里的苹果合作社,选果、保鲜都免费,7亩苹果分批卖,一年能添4万多元。”宜川县壶口镇椿曲村果农杨正民家院子里,停着新买的三轮车。去果园浇水、施肥、拉枝,老杨就爱开这车。

截至去年底,延安苹果冷气库贮存量达到总产量的39.6%。到今年底,冷气库有效使用率将达70%以上,到年,全市苹果采后精细化处理能力将达总产的30%。

“要想果业增效与果农增收同步,靠标准化生产、现代化储存,也离不开集约化经营。”路树国说。

新的组织方式,增强了闯市场的底气。“企业+基地+农户”“订单生产+定价收购+全网销售”……20种联农带农模式,个利益联结体,牵起1.3万余户果农,带动10.5万亩生产基地。

选果生产线,是延安苹果“销路不愁”的另一个密码。

走进陕西顶端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红彤彤的苹果经过分选机,源源流到不同的生产线上,最终安安稳稳进入包装箱。

公司董事长赵恒亮一一指点:智能选果线先对色泽、形状、尺寸等外在品质进行筛选,接着对糖度、硬度等内在品质分级归类,“‘内外科’全面体检,再做个‘CT’,智能化分级,个性化下单,精准销售,让好苹果卖出好价钱。”

“市场欢迎的好苹果是产出来的,也是选出来的。”路树国介绍,截至年底,延安建成智能选果线条,选果能力达每小时吨。

过去论堆卖,现在论箱卖、论个卖。电商新模式,让延安苹果开拓新空间。

每天清晨,家在洛川县的张秀秀,就被此起彼伏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5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