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明媚的时节,50万亩苹果装扮下的洛川大塬,绿得葱郁。田间地头,果农们正忙着除草,为今年的再一次丰收作准备,喜悦挂在每一个人的脸上。

在位于延安市洛川县包茂高速公路路口旁的苹果产业园区内,延刚经贸果业有限责任公司的选果线有条不紊地运行着。筛选后的苹果最终通过以高速公路为主的渠道发往全国各地。

公司负责人郝延刚介绍:“这条选果线1小时就能分拣6吨以上的苹果,并且能自动识别苹果的成色、大小,甚至能检测出是否存在病害,高效满足了不同客户群的需求。”

洛川县是著名的“苹果之乡”,但鲜为人知的是,在大力发展苹果产业之前,洛川是“陕北的米粮之仓”。

“以前种过粮食,种过烤烟,可一年到头就只能解决温饱。那时候,农民哪敢想能过上现在这样的好日子啊。”回想起30多年前的生活,旧县镇洛阳村村民马振飞深有感触。

改革开放后,看着外面日新月异的世界,洛川人不再满足于解决温饱。

年,洛川仅有3.6万亩苹果。洛川县委、县政府经过大范围考察调研,形成“苹果是洛川最具优势的产业”“想要兴县富民,实现温饱型向富裕型转变,必须把发展苹果产业当作振兴洛川经济的突破口和支柱产业来抓”的共识,制定苹果生产发展规划,提出完善果园承包管理,采取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以户办家庭果园为主,大力发展苹果生产,到年底建成15万亩苹果商品生产基地的目标,达到人均1.2亩苹果。

苹果生产大会战的号角在洛川吹响,响彻了整个大塬,并持续嘹亮了30多年。洛川县紧抓苹果不放松,先后经过技术推广、产业开发、品牌建设和转型升级,洛川苹果在种植规模、产品质量和品牌知名度等方面均取得了大的飞跃。

包茂高速公路洛川段通车后,洛川苹果的发展有了更大的空间和更快的速度。年,洛川苹果综合产值仅为15亿元,而到了年,洛川苹果综合产值已过百亿元,品牌价值达到.27亿元,位居全国农产品第二名、水果类第一名。

马振飞所在的洛阳村有亩果园,其中亩是国家级标准园。“高速公路通了的这十几年,我们村里的苹果销售量不断提升,名气也越来越大,先后成为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的专供苹果,还有一部分果园被世界强企业认领,村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万元。”洛阳村党支部书记冯建海说。

洛阳村是洛川县过去几十年发展的缩影。年底,洛川全县苹果总面积已达53万亩,农民人均3.3亩,居全国之首;苹果总产量95万吨,鲜果产值达60亿元,果农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农业产值达36.65亿元,其中苹果产值33.91亿元,占比92.5%。

“在洛川,不能有‘前人栽树,后世乘凉’的思想,继任者必须在前面奠定的基础上,守正笃实,久久为功,不断将苹果产业做大做强。”洛川县委书记王明智说。

采访结束,记者驱车行驶在已经建成通车十几年的包茂高速公路上,只见南来北往的车辆川流不息。一辆辆满载的货车将洛川的优质苹果运往全国各地的同时,也加快了洛川的开放步伐。无疑,这条大通道已成为拉动陕北众多县区经济发展的“黄金通道”。(记者张权伟)

编辑:刘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1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