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历程上,党的一个又一个重要会议,成为中国革命建设的转折点、里程碑,甚至决定了党和革命的命运及前途,改变了历史进程。在这些会议中有许多是以地点、时间等命名的著名会议,很多人只知道它们的习惯性称谓,但可能不了解它们的“大名”,也不了解它们有哪些内容意义。为了使大家更好了解党历史上的这些会议,本篇梳理如下:

1.八七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八七会议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后,在关系党和革命事业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政治局于年8月7日在汉口原俄租界三教街(今鄱阳街号)召开的紧急会议。会议由瞿秋白、李维汉主持,出席会议的有部分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中央监察员等人参加会议。

内容:

■会上,共产党国际代表罗米那兹作关于党的过去错误及新的路线的报告和结论。瞿秋白代表中央委员会作将来工作方针的报告。

■确立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提出了整顿队伍、纠正错误而“找着新的道路”的任务。

■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思想。

■会议明确提出党的现实最主要的任务是有系统、有计划、尽可能地在广大区域准备农民的总暴动。

意义:八七会议的召开,制定继续进行革命斗争的正确方针,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革命从此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

2.古田会议——红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

古田会议是红四军在年12月28日至29日在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古田镇召开的第九次党代表大会。因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召开,史称“古田会议”。会议由陈毅主持,毛泽东、朱德、陈毅等参加会议。

内容:

■会议总结了红军创建以来积累的丰富经验,统一了思想认识,一致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即著名的古田会议决议案。其中心思想是要用无产阶级思想进行军队和党的建设,军队必须绝对服从党的领导,军队内部实行民主制度,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

■会议选举产生新的中共红四军前敌委员会,毛泽东、朱德、陈毅等11人为前委委员,杨岳彬、熊寿祺等3人为候补委员。毛泽东当选书记。

意义:古田会议系统回答了建党、建军的一系列根本问题,具有伟大的意义和深远影响。它结合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初步回答了在党员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情况下,如何从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着手,保持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的问题;初步回答了在农村进行革命战争的环境中,如何将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军队,建设成为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会议决议所规定的基本原则,集中体现了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这一独特党的建设的道路。这些原则不但很快在红四军得到贯彻,而随后在其他各部分红军中也逐步得到实行,并对以后不断加强党的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

3.通道会议——中革军委会议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革军委)于年12月12日在湖南通道县城召开紧急会议。博古、朱德、周恩来、张闻天、毛泽东、王稼祥和李德等七人参加。

内容:

■会议着重讨论红军战略转移的前进方向问题。毛泽东极力说服博古等主要领导人,建议放弃原定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到川黔边建立根据地。毛泽东的建议,得到与会多数人的支持。但李德等人拒不接受。会后,博古、李德执意坚持北上湘西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的原定计划。

意义:通道会议是中央红军长征后第一次召开的重要会议,虽然多数人赞同毛泽东的建议,但因中央领导层的意见不统一,未能就战略转移的方向作出决定。但通道会议为促进黎平会议决策红军战略转兵,创造了良好条件。

4.黎平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六届中央政治局于年12月18日在贵州黎平县城召开会议。周恩来主持会议,博古、朱德、张闻天、毛泽东、王稼祥、陈云、刘少奇等人参加会议。

内容:

■会议继续讨论红军的战略方针与进军路线问题。会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战略方针之决定》,决定放弃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的原定计划。

■同时还决定在适当的时候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以便审查黎平会议的决定和总结第五次反“围剿”以及长征以来军事指挥上的经验教训。

意义:黎平会议是通道会议争论的继续,是长征以来具有决定意义战略转变的关键,最后确定了向贵州转兵的战略方针,为遵义会议纠正“左”倾军事冒险主义错误,做了重要的准备。

5.猴场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六届中央政治局于年1月1日在黔北地区瓮安县猴场(今草塘)召开会议。周恩来同志主持会议,博古、毛泽东、朱德、张闻天等参加会议。

内容:

■会议重申黎平会议关于在川黔边建立新根据地的战略决定,批评了博古、李德同红二、红六军团会合的错误主张,作出了《关于渡江后新的行动方针的决定》,重申“建立川黔边区新苏区根据地”的战略任务,并改变了李德取消军委集体领导,压制不同意见,个人包办的状况。

意义:猴场会议巩固了黎平会议的成果,实现了中央红军的战略转变,并提出了渡江后新的行动方针,为遵义会议召开做了重要准备。

6.遵义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六届中共中央政治局于年1月15日至17日在贵州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是在中央红军途中,许多干部对中央主要领导人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逐渐产生怀疑和不满,酝酿着要求纠正错误、改变领导的情况下召开的。博古主持会议,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朱德等人参加会议。

内容:

■会议肯定毛泽东等指挥红军多次取得反“围剿”胜利所采取的战略战术的基本原则,明确指出博古、李德在“军事上的单纯防御路线,是我们不能粉碎敌人五次围剿的主要原因”。

■会议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长征前成立的“三人团”,仍由最高军事首长朱德、周恩来为军事指挥者。

意义:这次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全党的统治,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解决了当时最迫切的组织问题和军事问题,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和红军,成为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

7.扎西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六届中央政治局于年2月5日至9日在云南威信县扎西镇境内连续召开会议,统称扎西会议。会议由张闻天主持,周恩来、毛泽东、博古、王稼祥、朱德、陈云、刘少奇等参加会议。

内容:

■会议讨论红军战略方针,并作出了《遵义会议决议》《决议大纲》《中央书记处致项英转中央分局电》《中共中央给中央分局的指示》《军委关于我军向川滇黔边发展的指示》《关于各军团缩编的命令》《为创造云贵川边苏区而斗争》等一系列重要文件。

■会议决定由张闻天接替博古在党内负总的责任,成立中共川南特委和组建中国工农红军川南游击纵队,红军回师黔北和缩编部队。

意义:扎西会议是长征中十分重要的会议,实际上是遵义会议的继续和最后完成,也是张闻天同毛泽东紧密合作,协力领导全党全军的良好开端。

8.两河口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六届中央政治局于年6月26日在四川懋功以北的两河口举行会议。会议由张闻天主持,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张国焘、王稼祥、博古、刘少奇、刘伯承、彭德怀等共计16人参加会议。

内容:

■周恩来代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作关于目前战略方针问题的报告,着重阐明战略方针、行动方针和战略指挥三个问题,强调两个方面军要统一指挥,集中于中央军委。

■会议一致通过周恩来报告中提出的建立川陕甘根据地的战略方针,并责成张闻天起草一个中央政治局决定。6月28日,中央政治局作出《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合后战略方针的决定》。

意义:两河口会议确定了新的战略方针,为两个方面军共同北上,进一步扩大苏维埃运动指明了方向。

9.俄界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六届中央政治局于年9月12日在甘肃南部迭部县俄界举行扩大会议。会议由张闻天主持,毛泽东、博古、王稼祥、刘少奇、叶剑英、林伯渠及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等人参加会议。

内容:

■毛泽东作今后行动方针的报告,着重说明中央与红四方面军领导人张国焘的分歧与斗争,不仅是战略方针的分歧,而且“是两条路线的分歧,是布尔什维主义与军阀主义的斗争”。

■会议决定将原有红一、红三军团缩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彭德怀任司令员,毛泽东任政治委员;成立由彭德怀、林彪、毛泽东、王稼祥、周恩来组成的“五人团”,作为全军最高领导核心;组成编制委员会,由李德(主任)、叶剑英、邓发、蔡树藩、李维汉组成。

■会议通过《关于张国焘同志的错误的决定》,号召红四方面军全体忠于党的同志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同张国焘的错误路线作斗争。

意义:俄界会议改变了在陕甘建立根据地的战略方针,确定用游击战争来打通国际联系,创造新根据地的战略方针,对于克服张国焘的分裂主义、保证党中央北上方针贯彻实施,有着重大的意义。

10.吴起镇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六届中央政治局于年10月22日在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召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是在党中央和中央红军胜利完成长征,实现战略性转移后召开的。张闻天主持会议,毛泽东、博古、周恩来等13人参加会议。

内容:

会议的中心议题是总结俄界会议后红军的行动,确定当前形势下陕甘支队的行动方针。

■毛泽东作《关于目前行动方针》的报告和讨论总结,提出“我们的任务是保卫和扩大陕甘苏区,以陕甘苏区领导全国大革命,陕甘晋是发展的主要区域”。

■会议明确提出把红军长征落脚点放在陕北的战略决策,确定之后的战略任务是“建立西北的苏区,领导全国大革命”。

意义:这次会议宣告了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开创了党中央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陕北的新时期。

11.瓦窑堡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六届中央政治局于年12月17日至25日在陕北安定县(今子长县)瓦窑堡召开的一次扩大会议。这次会议是根据共产国际七大的决议,在抗日救亡运动高涨的形势下,极需制定新的战略策略的情况下召开的。会议由张闻天主持,毛泽东、周恩来、李维汉、王稼祥等人参会。

内容:

■会议分析了华北事变后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讨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等问题,批判了党内长期存在着的“左”倾关门主义,制定了正确策略方针。

■会议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中央关于军事战略问题的决议》,提出红军行动的战略方针是把国内战争同民族战争结合起来,准备直接对日作战力量和猛烈扩大红军。通过了张闻天起草的《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式与党的任务决议》。

意义:这次会议是土地革命战争到抗日战争转折时期召开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是遵义会议的继续和发展。

12.洛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六届中共中央政治局于年8月22日至25日在陕北洛川县冯家村召开了扩大会议,即洛川会议。张闻天主持,毛泽东、周恩来、博古等人参加会议。

内容:

■毛泽东作军事问题和国共两党关系问题的报告。他指出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最后胜利,关键在于实行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提出在敌人后方发动山地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和毛泽东起草的《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

意义:洛川会议是在全国抗战刚刚爆发的历史转折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制定的党的全面抗战的路线,把实行全民族抗战与争取人民民主、改善人民生活结合起来,把反对外敌入侵与推动社会进步结合起来,正确处理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关系。会议通过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阐明了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基本政治主张,指明了坚持长期抗战、争取最后胜利的具体道路,这是同国民党领导集团所实行的片面抗战路线不同的正确抗战路线。

13.十二月会议——中共中央扩大会议

中共中央于年12月25日至28日在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召开扩大会议(十二月会议)。这次会议是在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中国革命进入新的高潮时期召开的,任务是制定党的行动纲领,从各方面准备夺取全国胜利。会议由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主持,参加者有陆定一、彭德怀、贺龙、林伯渠、张宗逊、习仲勋等人。

内容:

■会议着重讨论并通过了毛泽东的书面报告《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这篇报告深刻阐明了打败蒋介石,夺取全国胜利的军事、经济、政治等方面的纲领和政策。

■会议指出:“这个报告是整个打倒蒋介石反动统治集团,建立新民主主义中国的时期内,在政治、军事、经济各方面带纲领性的文件。”

■会议还讨论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关于目前国际形势的几点估计》;讨论了解放区在土改和整党中出现的“左”的偏向及其纠正的办法。

意义:这是在中国革命历史转折关头召开的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会议。它所制定的政治、经济纲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为夺取全国胜利做了充分的准备。

14.九月会议——七届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七届中央政治局于年9月8日至13日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召开了扩大会议,又称中共中央政治局九月会议。毛泽东主持会议,到会的政治局委员7人,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14人,其他重要参会人员10人。

内容:

这是自年3月中央撤离延安后的第一次政治局会议,也是自抗日战争结束后到会人数最多的一次中央会议。会议的任务是总结检查过去时期党的工作,规定今后时期党的任务和奋斗目标。中心议题是:“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

■毛泽东在会上就国际形势、战略任务、政权性质、财政大权以及发展党内民主和加强纪律等作了深刻阐述。

■会议提出:今后3年建设万人民解放军,在大约5年左右的时间内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会议对战争第三年的军事、政治、紧急工作作出了具体部署。还讨论了有关党的建设问题,通过了《关于各中央局、分局、军区、军委分会及前委会向中央请示报告制度的决议》和《中共中央关于召开党的各级代表大会和代表会议的决议》。

意义:这次会议对于人民解放军进行战略决战,为最后打倒蒋介石集团,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从军事上、政治上、组织上作了充分准备。

15.庐山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

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于年7月2日至8月1日,在江西庐山召开(此次会议与8月2日至16日召开的八届八中全会统称为庐山会议)。

内容:

■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是由毛泽东主持,中央政治局委员和各省、市、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中央、国家机关一些部门的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会议的原定议题是总结经验教训,调整指标,继续纠正“左”倾错误。毛泽东提出读书、形势、任务、综合平衡、群众路线等19个问题要大家讨论,并对国内形势概括了三句话:“成绩伟大,问题不少,前途光明”。彭德怀在给毛泽东的信中,肯定了“大跃进”成绩,然后着重指出了存在的问题。23日毛泽东在讲话中错误地批判了彭德怀的信。从此,会议方向从反“左”转向反“右”。7月31日至8月1日召开了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清算彭德怀的历史旧账。

■八届八中全会于8月2日至16日在庐山召开。中央委员75人,候补中央委员74人出席会议。会议继续揭发批判所谓“彭、黄、张、周右倾反党集团”,会议决定调整降低年的经济计划指标。会议通过了《关于以彭德怀同志为首的反党集团的错误的决议》,《为保卫党的总路线、反对右倾机会主义而斗争的决议》,《关于撤销黄克诚同志中央书记处书记的决议》,《关于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的决议》。

16.七千人大会——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

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于年1月11日至2月7日在北京举行。会议由毛泽东主持,参加会议的有中央各部门、各中央局、各省市自治区党委以及地委、县委、重要工矿企业和部队的负责干部,共多人,故称七千人大会。

内容:

这次大会的主要目的,是总结经验,统一认识,加强党内的民主集中制,以便进一步纠正“大跃进”以来工作中的错误,切实贯彻调整国民经济的方针。

■第一阶段,从1月11日到29日,主要讨论、修改刘少奇代表中共中央所作的书面报告(第一稿)。讲话号召全党和各级领导干部发扬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调查研究,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从实际出发来拟定政策、拟定计划、拟定措施。

■第二阶段,从29日到2月7日会议闭幕。主要是发扬民主,“开出气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原标题:《党史上以地点、时间等命名的著名会议都是什么规格的会议?》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3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