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约字,配地图11张,请妥善安排阅读时间。底图为现代地图,用作古今对照。
下列图中黑色虚线内为当代延安市行政区划范围。
战国早期,今延安市大部分地区属魏国。秦惠文王十年尽归于秦,开始设郡置县。
秦朝上图为秦朝末期。此时今延安市境内存在上图三县,均属上郡。
高奴县,秦置,治今延安市东北延河北岸。东汉末废,未延续下来。《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立董翳为翟王,都高奴”,即此。
雕阴县,秦置,治今甘泉县南。晋废,未延续下来。
阳周县,秦置,治今子长市西北。东汉废,未延续下来。《史记·蒙恬列传》:“胡亥囚蒙恬于阳周”,即此。
西汉上图为公元7年西汉时期。此时今延安市境内存在上图十二县,分属四地。
归德县,西汉置,治今吴起县西北。隋大业元年(年)改名洛源县,五代废,未延续下来。
平都县,治今子长市西南;定阳县,治今延安市东南;襄洛县,治今甘泉县西;直路县,治今富县直罗镇;浅水县,治今黄陵县西北;翟道县,治今黄陵县西北;鄜县,治今洛川县鄜城村;阴山县,治今宜川县。上述八县在东汉时期废,不赘述。
东汉末年,陕北为羌胡所占。这段时期无固定行政建制,直到北朝的建立。
隋朝上图为公元年隋朝时期。此时今延安市境内存在上图十七县,分属三地。
延川县,隋开皇三年(年)改文安县(西魏置)置,今延川县行政建制的前身。县城同今,延续至今。
肤施县,隋大业三年(年)置,今延安市区行政建制的起源。年更名延安县,年析城区置延安市(县级)。年并入延安市,至今。
延安县,隋仁寿元年(年)改广安县(西魏置)置,今延长县行政建制的前身。唐广德二年(年)改名延长县,延续至今。
义川县,西魏大统三年(年)置,今宜川县行政建制的起源。北宋太平兴国元年(年)改名宜川县,延续至今。
洛交县,隋开皇十六年(年)置,今富县行政建制的起源。蒙古至元四年(年)并入鄜州为州城,年改为鄜县,年改为富县,至今。
洛川县,后秦置,今洛川县行政建制的起源。初治今县东北,后几次迁治,清乾隆三十一年(年)迁今址,延续至今。
内部县,隋开皇九年(年)改中部县置,今黄陵县行政建制的前身。唐武德二年(年)复为中部县,年改名黄陵县,至今。
因城县,北魏置,治今甘泉县西北。唐武德二年(年)改名金城县,天宝元年改名敷政县。蒙古至元六年(年)废,未延续下来。
鄜城县,北魏置,治今洛川县鄜城村。蒙古至元四年(年)废,未延续下来。
临真县,北魏置,治今延安市临镇镇。蒙古至元二年(年)废,未延续下来。
魏平县,治今子长市东南;金明县,治今安塞县东南;丰林县,治今延安市东北;汾川县,治今宜川县东北;咸宁县,治今宜川县东南;三川县,治今富县西南。上述六县在唐宋时期废,不赘述。
唐朝上图为公元年唐朝时期。此时今延安市境内存在上图二十二县,分属五州。
延州,西魏废帝三年(年)改东夏州置,今延安市地级行政建制的起源。隋大业三年(年)改延安郡,唐武德元年(年)复改延州。
丹州,西魏废帝三年(年)改汾州置。隋大业三年(年)废,唐武德元年(年)复置丹州。蒙古至元六年(年)废,未延续下来。
坊州,唐武德二年(年)析鄜州置,治中部县。蒙古至元六年(年)废入鄜州,未延续下来。
鄜州,西魏废帝三年(年)改北华州置。隋大业初改为上郡,唐武德元年(年)复为鄜州。年鄜州废,未延续下来。
伏陆县,唐武德元年(年)置,今甘泉县行政建制的起源。天宝元年(年)改名甘泉县,延续至今。
门山县,北周大象元年(年)置,治今宜川县东北。隋废,唐武德三年(年)分汾川县复置。蒙古至元六年(年)废,未延续下来。
直罗县,唐武德三年(年)置,治今富县直罗镇。蒙古至元四年(年)废,未延续下来。
罢交县,治今安塞县西北;延水县,治今延川县延水关镇;云岩县,治今宜川县西北。上述三县在唐宋时期废,不赘述。
北宋上图为公元年北宋时期。此时今延安市地区分属九地管辖。延安府为延州改置。
保安军,北宋太平兴国二年(年)升永康镇置,治今志丹县。
定边军,北宋元符二年(年)筑定边城,后置为军,治今吴起县西北。
军是宋代常用的一种行政单位,分府州级与县级,常用在边境或情况复杂的地区。保安军和定边军是府州级的军,但实际地位低于府和州。
元朝上图为公元年元朝时期。和北宋时期相比,元明两朝三级行政区划和四级行政区划并行。延安府改为延安路,上属陕西行省,为第二级行政区划。
鄜州依然存在,下辖数县,上属延安路,为第三级行政区划。
安定县,蒙古宪宗二年(年)于安定堡置,今子长市行政建制的起源。初治今子长县安定镇,年改名子长县并迁至今址,延续至今。
安塞县,蒙古宪宗二年(年)于安塞堡置,今安塞区行政建制的起源。初治今沿河湾镇,年迁治今址,延续至今。
保安县,金大定十二年(年)置,今志丹县行政建制的起源。年改名赤安县,年改名志丹县,延续至今。
明朝上图为公元年明朝时期。此时今延安市境内存在上图一州城十县。和元朝时期相比,延安路改为延安府,鄜州依然下属数县,上属延安府,其余无大变化。
清朝上图为公元年清朝时期。清朝实行三级行政区划,鄜州升为直隶州,属陕西省管辖。其余无大变化。
民国初上图为公元年民国初期。此时今延安市境内各县均属榆林道管辖,榆林道治榆林县。年废除道制,各县直属省管辖。
建国初上图为公元年建国初期。年置延安专区,辖延安、甘泉、安塞、志丹、延长、宜川、洛川、黄陵、黄龙、宜君、鄜县、吴旗等县。年子长、延川二县划入,年撤销黄龙、宜君、甘泉、安塞、吴旗、延川、鄜县七县。便是上图的行政区划。
年恢复黄龙、宜君、甘泉、安塞、吴旗、延川、鄜县七县。年鄜县改名富县。年改置延安地区,辖区不变。
年复设县级延安市,年撤销延安县,年宜君县划归铜川市。
当代随着年撤地设市,逐渐成今日的行政区划。
纵观延安市行政区划史,秦汉时期境内建制十几县,不过均因东汉朝廷放弃陕北而撤治。于是洛川县的行政建制历史为延安现存县级行政机构中的首县,其后秦姚苌时期建制,延续至今。
延安市的地级行政建制则可追溯到北魏延昌二年(年)置的东夏州,至今已一千五百余年。
唐朝时期,今延安市地区存在四个本土地级行政机构。坊州(治今黄陵县)和丹州(治今宜川县)蒙元时期废,持续数百年。鄜州(治今富县)上千年自成一体,随清亡而废。延州则延续下来,至今。
已完结十六省、自治区行政区划史,治学不易,喜欢请分享赞赏,感激不尽。
资料来源:二十五史、太平寰宇记、元和郡县志、水经注等正史和地理总志。#延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1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