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洛川县 >> 洛川县美食 >> 生死两姓殷和商
很多人称:“殷商不分家”。话说契封于商开启了商族的历史,因此被商族各姓氏奉为远祖。商代盘庚时,由奄迁到殷,至帝辛时被周所灭,历史学家把商朝又称作“殷”。后来周武王封帝辛庶兄微子启于宋,以奉汤王之祀。除此以外的殷商后裔大多没有封赏,便有以商、殷为姓的。按唐以前,殷、商二姓氏认为同族而不通婚,证明商、殷同出于商始祖契之后。在过去三千多年的历史上,商姓和殷姓可谓渊源深厚,除了商、殷同出于商始祖契之后,历史上也有殷姓改商姓的记载。北宋代建隆元年(年),因避宋太祖赵匡胤父亲宣祖赵弘殷讳,部分殷姓改为商姓。以元初著名大臣、词曲家商挺为例。《元史?列传第四十六》中云:“其先本姓殷氏,避宋讳改焉。”而晋代晋陵太守殷仲堪、桂阳太守殷灵均在北宋时期的《太平广记》中分别被称为商仲堪、商灵均;唐代《十三代史目》的作者殷仲茂、文学家殷璠在北宋时期编著的《新唐书》中被称作商仲茂、商璠;南朝梁文学家殷芸同样在宋代编著的《旧五代史》中被称作商芸;南唐名相殷悦宋时先被称作商悦(后称汤悦)等。南宋及宋亡以后,大江南北改为商姓的殷氏先后有一部分恢复了本姓。江苏丹阳殷生良先生对殷氏文化颇有研究,据他证实,“尚质堂”殷氏居于江苏省泰兴市姚王镇北殷村,在其《殷氏第三次重修族谱序》中写到,“考其世系,本成汤之后。凡吾县姓与同者,则一姓焉而已,惟此有二姓也,阳曰殷,阴曰商。商乃汤之始号,殷乃盘庚之更号,故阴则从汤,阳则从盘庚,而有两姓耳。”即“尚质堂”殷氏宗亲过世后,要改姓为“商”。据当地老年人证实,这个习俗现在还在延续。在先前没有实行殡葬改革时的土葬,殷家老人过世后,棺材的正面材头上要用毛笔书写“商公某某”四个金色大字,灵堂中的牌位要写上“商公讳某某之位”字样,祠堂神龛中也要写上“商公讳某某之位”字样,现在有的孝子在祖宗的坟墓前立碑时也都是写上“商公讳某某之位”字样。“尚质堂”殷氏的这种奇特习俗,正是弘扬“慎终追远、不忘祖德”殷商文化的精神体现。在我国历史上一直有着这样的说法,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所以一个人的姓,代表的自己的家族。但是,在很多地区尤其南方却存在生死两姓的现象,例如: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新亨镇秋江村和楼下村的陈姓,“生陈死林”;湖北武汉新洲区三店街柳溪村胡姓,“生胡死熊”;湖北云梦县胡金镇万民村有个万家塆,“生万死刘”等。由于商姓和殷姓都起源于商朝,很多人都说“殷商不分家”,故有些地方殷姓死后改为商姓的习俗也就好理解了。

1

商氏资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