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宋莉李若一全国每9个苹果就有1个产自延安,延安每3个苹果就有1个来自洛川。“洛川苹果产业链代表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方向”,洛川县县委书记张继东介绍,一颗“洛川苹果”背后有8条产业链。延安市洛川县延刚果业智能分选车间。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宋莉/摄9月10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团来到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在洛川延刚果业苹果智能分选车间的屏幕上,实时跳动更新的数字显示:9月10日下午2点,当日累计分选苹果个、当日累计选果重量23吨、实时分选速度每分钟个……“X光1秒可以拍摄21张照片,相当于给苹果做CT”,延刚果业公司总经理郝延刚告诉记者,经过扫描后的苹果,大小、光泽、糖度、以“瑕疵”等看得清清楚楚,“甚至肉眼看不到的都能检测出来”;而在“物流分选机”上,不同种类、大小、糖分的苹果也会被智能分选进行运输。延刚果业的智能分选车间是“洛川苹果”分级分选产业链的一个缩影。如今,洛川县90%的苹果通过数字化赋能实现分级分价、溢价增值,每斤苹果平均售价提高0.5-1.2元,带动果农增收4.8亿元。年,“洛川苹果”综合产值亿元,果农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全县89%的果农户收入在10万元以上,洛川县也被评为省级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围绕全县现代化农业全产业链,洛川发展出8条苹果产业链。分别是科技研发链、矮化密植链、冷库储藏链、分级分选链、加工制造链、物流营销链、社会化服务链和果畜循环链。“我们之前也只是想把苹果种好”,张继东说,洛川从“只想种好苹果”到“种出好苹果”,要从年的转型升级开始。洛川县从年开始大面积种植苹果,随着时间推移,53万亩果树,25年树龄的苹果树占比50%,果农年龄也大多在45岁到65岁之间。果农、品种、树龄“老化”,生产力下降,产量上不去。基于这样的条件,“我们觉得要走转型升级的路子”。张继东说道。洛川苹果现代产业园区种植基地。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宋莉/摄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果农、果树老化,那就让苹果树都变成“青壮年”。为此,洛川县发展“矮化密植产业链”,截至年,洛川县已经让14.6万亩果园里25年以上树龄的苹果树矮化,苹果树焕发新的生机。这样不仅增加了面积,产量也可以上去。到了丰收季,苹果采摘下来怎么储藏?“我们就要搞一个冷库储藏产业链”,张继东说,为方便群众就地入库、错峰销售,洛川把果库建在果园。目前,全县发展冷库家,苹果冷藏能力达68.3万吨,仓储业成为新业态。“如果没有科技研发,苹果无法进行转型”,洛川县便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科研团队和当地的“土专家”、农民技术员等,开展了老百姓最需要的芽变品种选育、防冻防雹、抗旱保墒、免套袋等实用技术研究,建成保留全世界0多个品种的苹果种质资源圃。研发、生产、储存有了保障,“洛川苹果”又形成了“加工制造链”,引进果业关联加工企业,实现人就近就地就业;建设“物流营销链”,建成了延安洛川苹果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和智慧分选中心,洛川年电商销售额突破12.5亿元,带动群众年增收4亿元;依托村集体经济,培育12家社会化服务组织,形成“社会化服务产业链”,使全县的34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0万元;“果畜循环产业链”使全县通过了国家绿色基地认证。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6737.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6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