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时节的延安市洛川县,郁郁葱葱的苹果树漫山遍野。曾参与年国务院扶贫办重大招标项目《陕西延安市脱贫攻坚案例总结》实地调研任务的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周祎故地重游,感慨万千。

年6月18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开幕。周祎的博士生导师、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燕连福参与撰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脱贫攻坚调研报告》入藏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出版专题中展出。《报告》汇集了包括延安在内的全国11个贫困地区脱贫减贫的典型案例,通过具体实践和案例讲述了各地通过基础设施扶贫、产业扶贫、金融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生态扶贫、易地搬迁、社会保障兜底等手段实现脱贫减贫的历程和成就,构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中国脱贫攻坚系列调研报告,全面展示了中国脱贫历史进程的中国方案。

绿色减贫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夏日的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青山环绕、草木葱茏,站在高处四下望去,大片的苹果园、樱桃园绿意盎然。曾经让周祎印象深刻的是:黄土高原平均海拔米的山顶峁梁上,蔬菜田、苹果园星罗棋布,山坡上还有一大片薰衣草花海。

在南沟生态农业示范园区一片矮化苹果地前,高桥镇南沟村驻村干部张光红告诉记者,他来南沟村驻村已经10年了,村里的变迁他都看在眼里。年南沟村还是“出行难、娶媳妇难、村干部干事难”的山区贫困村,如今村民入股果园、发展旅游业,建设了南沟生态农业示范园区,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绿色减贫是指在贫困地区发展和精准扶贫脱贫中,以扶贫对象稳定脱贫、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把绿色发展理念、要求、方式贯穿精准扶贫脱贫全过程,实现脱贫致富和生态文明建设双赢。”燕连福认为,延安脱贫靠的是按照中央部署,统筹脱贫大格局,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将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结合,是一条独具特色的绿色脱贫之路。

延安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张雪梅说,为改善生存环境,年吴起县率先在全国拉开退耕还林大幕,延安积极实施退耕还林工程,进行生态保护。现在的延安生态环境明显好了,山绿了、水清了、天蓝了。

城乡统筹发展面貌焕然一新

“退耕还林改变的不仅仅是生态,更催生了生态经济。”周祎告诉记者,延安把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与经济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实现生态环境与群众生活同步改善,农村经济与自然生态协调发展。延安再造的不只是“绿水青山”,更是一座座“金山银山”。

延安通过退耕还林、修复生态,确立了“坮塬苹果、沿黄红枣、河谷川道棚栽、沟道养殖”的生态产业布局,发展绿色农业、生态旅游业,并着力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实现了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有机统一。延安的山川大地由黄变绿,延安的人民由贫穷走向富裕。中国科学院院士傅伯杰认为,生态保护使得美丽与富裕共生,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走绿色减贫之路、可持续发展之路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和方法。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方兰表示,近年来,延安将产业发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点。通过发展林果、养殖、蔬菜等农业特色产业,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尤其在苹果产业发展中,延安立足资源禀赋,实行苹果产业后整理,全力做大做强苹果产业。目前,苹果收入占延安农民收入的60%以上,农业产业后整理真正让农民在全产业链上实现了增收致富。

在积极推进脱贫的同时,延安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努力实现了城乡统筹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县域经济平稳发展。如今,一批批新老城连接道路加速建成,贫困地区交通、水利、电力等不断完善,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项目全面启动,延安城乡发展的差距逐渐缩小,老区面貌焕然一新。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陆航

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3629.html